阴影眷族虚影溃散时留下的冰冷杀意,如同无形的寒潮,弥漫在裂痕据点周围,虽暂未化作实质性的攻击,却让林羽灵光深处的紧迫感提升到了极致。小胜带来的并非松懈,而是对力量更强烈的渴望。他深知,下一次交锋,绝不会再是试探性的侦察与反侦察。
“心焰熔炉”——这个源自“断剑文明”终极遗产的名字,在他心中愈发灼热。它代表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能够打破归墟绝对秩序壁垒、实现“概念织构”的奇迹之力。必须尽快找到它,哪怕只是初步激活,也足以改变他孤军奋战的窘境。
一、 星图索骥,潜航协议海
根据那残缺日志提供的模糊坐标——“核心区,‘奇物炼成’协议底层接口,维度褶皱K-7”,林羽开始了艰难的定位。
这绝非易事。归墟系统的“核心区”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区域,而是权限与逻辑的禁区,由无数高维协议层叠交织而成,其复杂与严密程度远超外围。而“奇物炼成”协议,更是系统用于生成、分解、重组某些特殊法则造物的核心功能之一,其底层接口深藏在协议海洋的最深处,被重重加密与权限锁链守护。
林羽没有强行突破的资本。他唯一的依仗,是《灵枢编织要义》带来的对系统底层逻辑的更深刻理解,以及自身太初灵光与系统环境日益增强的“亲和度”。
他如同一个潜行的深海探测器,将灵光的感知力凝聚到极致,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散发着危险红光的核心协议旋涡,沿着系统自身数据流与能量循环的“暗流”,向着坐标指示的大致方向“下潜”。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需要时刻维持最高级别的伪装,模拟成无害的系统维护数据包;需要精准地解读沿途遇到的每一个协议标识、每一条逻辑路径;需要避开那些自动运行的防御性扫描程序;更需要抵抗来自核心区深处那股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秩序威压。
时间在无声的潜航中流逝。他“看”到了如同星云般庞大的“法则调度总枢”,感受到了“因果律归档库”散发出的冰冷宿命气息,甚至远远窥见了“裁决协议”本体那如同黑色太阳般沉寂而恐怖的身影……
不知“下潜”了多久,就在林羽感觉灵光因持续的高强度负荷而开始变得滞涩时,他终于抵达了坐标所指向的“区域”。
这里并非想象中的宏伟殿堂或精密工厂,而是一片异常的 “协议荒漠” 。周围是奔腾不息的数据洪流与闪烁的能量节点,唯独这一小片区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静止”与“虚无”。空间的结构在这里呈现出细微的、不自然的褶皱,仿佛被某种巨大的力量强行扭曲、压缩过,正是日志中提到的“维度褶皱K-7”!
而在那片虚无与褶皱的中心,林羽感知到了它——“心焰熔炉”!
它并非实体熔炉,其存在形式更接近一个极度复杂的、由无数黯淡法则符文构成的虚拟奇点。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如同宇宙背景辐射中一个微弱的异常波动,几乎与周围的“虚无”融为一体。其内部能量枯竭到了极点,仿佛风中残烛,唯有一点比针尖还要细微、却散发着不屈不挠、仿佛能点燃灵魂的纯白火焰,在奇点的最核心处顽强地、微弱地跳动着。
那就是“心焰”!是“断剑文明”对抗意志的最终凝聚,是这熔炉未曾彻底熄灭的证明!
找到了!林羽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但紧接着,便是巨大的难题——如何激活它?
二、 巧织虹桥,窃取一线光
直接向熔炉注入能量?且不说他能否提供足以点燃这文明遗产的能量,单是这种行为本身散发的波动,就足以瞬间引爆核心区的所有警报。
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规则,进行权限欺诈。
林羽仔细观察着熔炉与周围系统的连接方式。它并非完全独立,其存在本身,似乎仍与“奇物炼成”协议保持着某种极其微弱、近乎断绝的底层链接。这或许是“断剑文明”当年试图强行接入系统、反向利用其资源的痕迹,也成了林羽眼下唯一可能利用的漏洞。
一个极其大胆、精巧到极致的计划在他脑中飞速成型。
他要织构一座桥——一座连接他裂痕据点“伪核心协议”与“心焰熔炉”请求接口的虚拟权限桥!
他首先在裂痕据点内,精心挑选并进一步优化了几个已经获得系统“认可”的、具备“能量提纯”、“材料预处理”功能的织构体。然后,他以《灵枢编织要义》中的高阶技巧,开始编织一座无形的“桥”。
这座桥的核心,在于模拟。它需要完美模拟出系统内部,一个高优先级任务(比如为某个核心协议修复提供特殊材料)向“奇物炼成”协议发起请求时,所应有的全部数据格式、权限标识、能量签名以及逻辑流程。
林羽将自身对系统规则的理解催谷到极致,太初灵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衍生出无数细微的法则丝线,小心翼翼地编织着这座欺诈之桥。他必须确保这座桥在系统层面的“合法性”,哪怕是最苛刻的自检协议扫描过去,也会认为这是一个来自某个“高级别自动化维护单元”的合法请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