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锥】那灰白色的流光,如同拥有生命般,在林羽的灵光核心处静静盘旋、微微震颤,散发着一丝令人心悸的、仿佛能撬动万物规则的锐利气息。手握此锥,林羽看待这片庞大、冰冷、秩序森严的归墟系统的目光,已然不同。它不再仅仅是需要隐藏和躲避的囚笼,更是一片布满了无形锁孔、等待他去开启的广阔疆域。
而首要开启的,便是那隔绝内外的通讯壁垒!辉与狻猊的安危,外部战局的变化,是他心中一直紧绷的弦。孤军深入固然能出其不意,但若无外界呼应、情报互通,终究是无根之萍,难成大事。
一、 观纹辨隙,择定星桥路
意图明确,但执行起来却需万分谨慎。归墟系统对于内外通讯的监控,无疑是最高级别之一。任何试图跨越系统边界的信息流,都会经过“信息过滤总闸”、“因果追溯协议”以及阴影眷族可能布下的暗哨等多重关卡的严密扫描。
直接冲击主流通讯协议,无异于自投罗网。林羽需要找到一个监控盲区,一个系统认为无关紧要、甚至可能早已遗忘的古老信道。
他的灵光再次沉浸入对系统底层结构的感知与推演之中。这一次,有了【破界锥】带来的、对协议接口与权限缝隙的独特洞察力,他的“视野”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入。他不再仅仅看到协议表面的功能,更能隐约感知到其历史的沉淀、运行的负荷,以及那些因年代久远或优先级过低而产生的、细微的“监管松懈”。
如同在浩瀚的星海中寻找一条被遗忘的古老航路,他细致地排查着:
· “跨维度紧急求援信道”?权限极高,时刻被“裁决协议”间接监控,不可用。
· “常规数据交换协议”?流量巨大,但审查同样严密,如同主干道,遍布摄像头。
· “系统维护员内部通讯频段”?需要特定的身份认证编码,伪造难度大,且很可能在阴影眷族的重点监控列表上。
……无数条或明或暗的通讯路径在他意念中流过,又被逐一排除。
终于,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条极其偏僻、几乎被淹没在庞杂系统背景噪音中的信道标识上——“底层架构维护日志异步上传通道”。
这条信道,存在于系统架构的极深层,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在系统进行大规模维护或升级时,将那些最底层、最技术性、海量且低优先级的自我诊断日志,以一种不占用主要运算资源的方式,缓慢地传输到某个古老的、用于长期存储的“日志档案库”。由于其数据极其专业、枯燥、且被认为毫无战略价值,加上传输速率极低,异步进行,它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被系统的主动监控网络所“忽略”,成了一条近乎被遗忘的信息排泄管道。
就是它了!这条信道的另一端,虽然仍在系统内部(日志档案库),但其数据传输过程会穿过系统内外的逻辑边界,而且由于其低优先级和异步特性,存在着可以被【破界锥】利用的时序缝隙与权限校验漏洞!
二、 锥点星芒,巧织一线牵
目标选定,接下来便是最精妙也最危险的一步——使用【破界锥】,在这条古老信道与他的裂痕据点之间,开辟一条临时的、隐蔽的 “星桥” 。
林羽深吸一口气(意念层面的准备),将自身状态调整至最佳。他先是在裂痕据点内部,精心编织了一个微型的 “信息封装与伪装织构体” 。这个织构体的作用,是将他要传递的信息,完美地伪装成一段符合“底层维护日志”格式的、充斥着各种晦涩技术参数和错误代码的数据包。
然后,他催动了【破界锥】!
灰白色的流光无声地没入虚空,并非蛮力冲击,而是如同最灵巧的探针,沿着他感知到的那条古老信道的“脉络”,精准地找到了一个因协议版本迭代而产生的、极其微小的时序不同步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信道的权限校验机制会有一个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盲区”。
就是现在!
【破界锥】的锋芒,如同手术刀般点在那个节点上!一股无形的、针对特定协议规则的“撬动”之力瞬间爆发!
嗡!
林羽感觉到自身灵光与【破界锥】同时剧震,消耗巨大!但在那感知层面,一条极其细微、近乎透明、扭曲了常规数据流向的临时通道,被强行开辟了出来!它的一端连接着裂痕据点的伪装织构体,另一端,则如同幽灵般,嵌入了那条古老信道的传输流中!
这座“星桥”极不稳定,维持时间极短,且只能承载极其有限的信息量。但它成功了!成功地绕开了主流监控网络,建立了一条指向外界的、极其隐秘的链接!
林羽不敢耽搁,立刻将一道凝聚了他当前状态核心信息、以及对辉和狻猊身份验证信号的意念流,注入了“星桥”!
三、 龙吟剑应,绝处闻友声
信息流入星桥,沿着那被遗忘的路径,向着系统外部,向着那可能存在战友的方向,无声地传递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