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66章 德州官场实务定策

大明养生小帝姬 第66章 德州官场实务定策

作者:溯河燃灯者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18 18:15:15

暮州衙议荒政 诸僚共商来年计

德州知州衙后堂的炭盆烧得正旺,松木炭燃出的暖烟裹着些微焦香,漫过八仙桌案上摊开的几张文书——最上头是张泛黄的《德州涝后赈济册》,边角被手指磨得发毛,下头压着《临清钞关冬月税目》《布政司粮储核报》,还有张画得歪歪扭扭的德州堤岸图,标注着“北关待修”“柳溪缺口”的红圈。

腊月廿三,小年,本是百姓家祭灶的日子,山东巡按汪应蛟却把德州管事儿的几位官员召到了这里。他穿着件半旧的靛青纻丝圆领袍,袖口磨出了浅白的毛边,手里捏着块墨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扫过桌前坐着的五人,声音不高却沉实:“今日不叙年节虚礼,就说两件事——一是复盘这半年德州涝后救荒的实底,二是定下来年春耕、民生的准谱。诸位都是管实事的,别来虚话,只说办了多少、差在哪、明年要怎么补。”

话落,堂内静了静,只有炭盆里偶尔“噼啪”一声爆响。坐在左首第一位的钟化民先直了直身子——他是钦差督理荒政御史,专管赈济,一身素色盘领衫,脸上带着几分风尘,显然这半年没少跑乡堡。他伸手把桌案上的赈济册往中间推了推,指尖点着册上的墨迹:“汪巡按、诸位,那我就先抛砖引玉。自今年七月德州卫河、运河漫溢,到腊月廿一,荒政差事算满五个月了——这五个月,我这边拢共办了三件事。”

“头一件是放粮。从济南、登州调运的常平仓粮,加上官绅捐输的杂粮,合计三千六百石,分三批放下去:九月初头批,给被淹最重的东皋、南坡六里,放了一千二百石,覆盖六百三十户;十月二批,扩到北关、柳溪十二里,放了一千五百石,九百一十户;腊月这趟是冬赈,重点补偏远的李家堡、赵家集这些地方,放了九百石,四百五十户。按户头算,每户平均得粮三石八斗,够两口人过冬——但有实话说,李家堡那批粮迟了十日,雪封了道,粮车陷在泥里,等乡勇去拉的时候,已经冻饿没了两户老人,钟化民的声音低沉下去,“不是两户数字,是四条活生生的人命。这是我钟化民的失责,这十日之差,我记一辈子。”

钟化民说着顿了顿,拿起茶盏抿了口,又道:“第二件是查流民。德州境内因涝逃来的流民,拢共三百二十四人,我让人在州城西门外搭了十二间草棚,设了粥棚,每日两顿稀粥。但问题是,有不少本地里正冒领流民粮——上个月查出来,柳溪里的里正王老三,多报了二十个流民名额,把粮拉回家给儿子娶媳妇用了,我已经把他押到州衙,革了里正,追缴了粮石。可这只是查出来的,没查出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流民册太乱,光靠我手下那十几个吏役,根本核不过来。”

“第三件是埋枯骨。涝后倒毙的人畜多,不埋了容易生瘟。我让人分了四个队,去各乡堡收尸,前后埋了一百七十三具,烧了疫畜二十九头。但南坡那边有片乱葬岗,离村落太近,腊月里起了两场风,有村民说闻着味儿就头疼,想迁远些,可没人手——吏役要管赈粮,乡勇要守堤,只能先围了圈土,等开春再说。”

他说完,把笔往册上一放:“总结下来,赈济没出大的饥馑,算对得起朝廷,但‘偏、乱、慢’这三个字是跑不了的——偏远乡堡粮到得慢,流民册核得乱,杂事办得慢。来年要还是这么干,春耕前就得出乱子。”

汪应蛟没接话,只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钟化民旁边的徐光启。徐光启是山东布政司,管着全省的粮储、财政,穿的是绯色官袍,手里攥着个算盘,面前摊着本厚厚的《粮储核账》,见汪应蛟看过来,便放下算盘,声音清细却条理分明:“汪巡按,钟御史说的‘慢’,根子上有一半在布政司——粮调得慢、银拨得慢,我先认这个责。”

“先说粮储。今年德州涝灾,布政司从登州府调粮一千八百石、济南府调粮一千五百石,加上德州本地常平仓原存的三百石,合计三千六百石,全给了钟御史赈济,现在德州官仓里,只剩西仓存的二百石陈粮,还是潮的——西仓那几间仓房,顶子漏了三年了,今年涝后更甚,上个月我让人去看,粮囤子都渗了水,有几十石已经霉了,得赶紧晒,还得修仓房,不然开春存新粮都没地方。”

“再说说财政。德州今年的地丁银,原该收四千二百两,因涝免了一千五百两,实际收上来两千七百两;杂税——就是市集课、酒醋税这些,收了三百六十两;加上临清钞关拨过来的德州税赋八百两,合计三千八百六十两。支出呢?赈济银一千二百两(给钟御史办粥棚、搭草棚),修堤银九百两(给宋知州雇人堵决口),吏役俸禄欠了六百两(从十月到现在没发),剩下的七百六十两,全存在州衙库房里,预备着开春应急。”

“问题在哪?一是粮储缺口大。明年春耕,德州得有麦种、棉种——按复耕的八千亩田算,麦种得要四百石,棉种得要八十石,现在一粒没有,得向河南、直隶借,可借粮要付脚银,运河上的船工腊月里都要返乡,开春前能不能运到,不好说。二是财政紧巴。吏役俸禄欠了三个月,上个月已经有两个衙役辞工回家种地了——不是他们不想干,是家里老婆孩子等着吃饭,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办差。三是农政没人抓。涝后田土板结,得教农户松地、施肥,可布政司派到德州的农师,就一个老周,七十多了,走不动路,各乡堡的农户想请教,都得跑到州城来,根本顾不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