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的宫门外,寒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永嘉公主身着素色襦裙,裙摆沾了些许尘土,却顾不上整理 —— 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焦灼地望着宫门,身后跟着云儿、柒儿,还有神色复杂的高阳公主。四人站在寒风中,发髻被风吹得有些散乱,却没有一人愿意后退。
“公主,要不我们先回去吧?陛下若是不愿意见我们,我们再等下去也没用。” 云儿冻得嘴唇发紫,声音带着颤抖。自得知倭国局势紧张,裴安多次遭遇刺杀后,她与柒儿就日夜难安,恨不得立刻飞到裴安身边。
永嘉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若是见不到陛下,不把裴安调回来,我绝不走!裴安在倭国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出事!” 她说着,眼中泛起泪光 —— 那夜温存的画面还在眼前,她怎能让裴安在异国他乡身陷险境?
高阳站在一旁,脸色苍白。自从诗会上与裴安绝交后,她便刻意避开所有关于裴安的消息,可当听闻裴安在倭国遭遇刺杀,甚至可能面临战争风险时,她的心还是像被揪紧了一般。她知道自己与裴安早已无缘分,却还是忍不住跟着永嘉一起来求见李世民 —— 哪怕只是为了让裴安安全回来,她也愿意放下所有骄傲。
就在这时,宫门缓缓打开,内侍走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有旨,宣永嘉公主、高阳公主、云儿姑娘、柒儿姑娘入殿。”
四人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走进太极宫。御书房内,李世民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见她们进来,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静:“你们四人联名求见,又是为了裴安吧?”
永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瞬间涌出:“皇兄!求您下令,把裴安调回长安吧!倭国局势太危险了,裴安已经遭遇好几次刺杀了,若是再待下去,恐怕…… 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云儿与柒儿也跟着跪倒,哽咽着说道:“陛下,求您开恩,让裴郎回来吧!我们愿意一辈子待在府里,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高阳迟疑了一下,也缓缓跪倒,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父皇,裴安虽与儿臣有过矛盾,却也是大唐的将领。倭国凶险,还请父皇将他调回,以保大唐人才安全。”
李世民看着眼前痛哭的四人,心中也有些动容。他知道裴安在倭国处境危险,却也清楚裴安的计划对大唐至关重要 —— 若是此时将裴安调回,之前所有的铺垫都将功亏一篑,征讨倭国的计划也会彻底泡汤。
“你们的心情,朕理解。” 李世民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可裴安在倭国肩负重任,若是此时将他调回,不仅会影响征讨倭国的计划,还可能让他之前的努力白费。朕向你们保证,定会确保裴安的安全。”
“皇兄!” 永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绝望,“口头保证有什么用?裴安若是出事了,我…… 我也活不下去了!” 她说着,就要起身撞向柱子,幸好云儿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
李世民见状,脸色一沉:“胡闹!你是大唐的公主,怎能如此轻生?朕答应你们,立即派遣三百玄甲军精锐,由秦琼之子秦怀玉率领,秘密前往倭国,保护裴安的安全。这下,你们总该放心了吧?”
玄甲军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战力超群。听到李世民要派玄甲军保护裴安,永嘉等人终于松了口气。“谢皇兄、谢皇上(谢父皇)!” 四人连忙磕头谢恩,心中的担忧也减轻了几分。
离开太极宫后,云儿与柒儿回到裴安的别院。看着空荡荡的卧房,两人心中又泛起思念与担忧。“柒儿,陛下虽然派了玄甲军,可我还是放心不下裴郎。” 云儿轻声说道,“倭国那么远,玄甲军就算到了,也未必能及时保护裴郎。”
柒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云儿姐,不如我们私下前往倭国吧?只有在裴郎身边,我才能安心。府里的亲兵都是裴郎的心腹,定会愿意跟我们一起去。”
云儿眼前一亮,用力点头:“好!我们现在就去准备,今晚就出发!”
两人当即召集府中的五十名亲兵,说明来意。亲兵们都是裴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裴安忠心耿耿,听闻要去倭国保护裴安,纷纷表示愿意随行。众人迅速收拾行李,带上足够的干粮与武器,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别院,朝着东南沿海的港口而去。
无独有偶,永嘉回到公主府后,也始终放心不下裴安。她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心中做出了决定 —— 她要亲自去倭国,陪在裴安身边。她召集了府中的一百名府卫,备好船只与物资,也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城。
可她们刚走出长安城不远,就看到前方亮起了火把 —— 左金吾卫的士兵已在路边等候,领军的将领翻身下马,躬身说道:“公主,云儿姑娘,柒儿姑娘,陛下早有预感,命末将在此等候。还请诸位随末将返回府中,切勿让陛下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