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七月
卢象升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返回南京,依照旨意陆续解散。这场酝酿已久的决战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戛然而止——皇太极因爱妃海兰珠突然病危,已心急如焚地率主力北返。
这个结局让在朝鲜严阵以待的联军颇为失落。卢象升在朝鲜境内巡视数月,望着那些精心构筑却未经历战火考验的防线,最终只能带着几分遗憾班师回朝。
然而,朱由检并未让这支精锐之师闲置。在解散各省兵马后,他单独召见卢象升,下达了一道意味深长的旨意:建斗,既然皇太极不战而退,那就让朕的近卫军换个地方亮亮相。
二万近卫军精锐随即登船,与大明、朝鲜水师会合,组成一支规模空前的特混舰队。他们的使命十分明确:出访萨摩与长州,顺路在江户湾一番。
虽然几年前已经让德川家光开过眼,朱由检在饯行时对卢象升笑道,但这并不妨碍朕再嘚瑟一回。
舰队从南京启航,水师提督郑芝龙亲自领航。这支由三百余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船队,在东海上划出一道壮观的航迹。
当卢象升的旗舰在鹿儿岛湾下锚时,整个港口早已严阵以待。岛津光久亲自率领萨摩藩所有家老、重臣,整齐列队在码头迎候。
大明兵部左侍郎、近卫军统帅卢大人到——!
大明水师提督郑将军到——!
随着传令声响起,岛津光久快步上前,向着刚刚登岸的卢象升和郑芝龙深深一揖:
萨摩藩主岛津光久,恭迎天朝上使!
这位以勇武着称的藩主今日特意换上了明朝赐予的镇海将军官服,但腰间仍佩戴着祖传的宝刀,彰显着他既是明朝将领,又是岛津家主的双重身份。
卢象升微微颔首:岛津将军不必多礼。陛下特意嘱咐,要看看萨摩儿郎的英姿。
谨遵圣命!岛津光久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立即侧身引路,请两位大人移步阅兵场,萨摩武士已准备就绪。
在前往阅兵场的路上,郑芝龙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岛津将军最近在琉球那边,颇有所获?
岛津光久会意一笑:托陛下的洪福,琉球国现已完全遵从大明号令。他们的商船,现在都要先到鹿儿岛领取大明颁发的令旗。
阅兵场上,五千萨摩武士整齐列阵。他们身着独特的赤色具足,手持改良过的铁炮,虽然装备不及明军精良,但个个目光锐利,杀气腾腾。
随着岛津久通一声令下,前排武士同时开火,枪声整齐划一。紧接着,一队武士演示了独特的萨摩示现流剑术,刀光闪处,碗口粗的竹竿应声而断。
卢象升看得频频点头:素闻萨摩武士悍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郑芝龙则更关注港内的萨摩水军。他指着几艘新式战船问道:这些船,是仿造我大明福船所建?
郑将军好眼力。岛津光久得意地说,我们请了福建的工匠,结合本地船型改良。现在这些船既能适应外海航行,又熟悉九州沿岸的暗礁险滩。
当晚,岛津家在鹿儿岛城举行盛大宴会。席间,岛津光久亲自为卢象升斟酒,诚恳地说:卢大人,萨摩上下对大明天恩,感激不尽。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萨摩儿郎愿为先锋,直取江户!
郑芝龙举杯笑道:岛津将军有心了。不过陛下此次派我们前来,是要展示天朝威仪,让德川家光知难而退。
是是是,岛津光久连忙附和,有陛下天威,量那德川家光也不敢轻举妄动。
酒过三巡,岛津光久命人抬上一个精致的漆盒:这是琉球进贡的极品砂糖,还有萨摩特产的硫磺。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二位大人笑纳。
在萨摩稍作休整后,舰队继续北上,在长州藩的下关港与毛利秀就的水师进行了联合操演。明军战舰精准的炮术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让长州将士大开眼界。
当大明朝鲜特混舰队驶入濑户内海,抵达长州藩下关港时,眼前的景象与萨摩的豪迈奔放截然不同。
毛利秀就率领家臣在码头迎候,这位以文治着称的藩主身着大明赐予的平波将军官服,举止间透着儒雅之气。他身后整齐列队的长州武士,虽不及萨摩武士那般杀气外露,却自有一股沉静坚毅的气质。
长州藩主毛利秀就,恭迎天朝钦使。毛利秀就执礼甚恭,言辞得体。
卢象升微微颔首:久闻毛利将军治军有方,今日特来见识。
郑芝龙环视港口,敏锐地注意到下关港的防御工事:毛利将军将炮台设在此处,可谓扼住了濑户内海的咽喉。
郑将军明鉴。毛利秀就从容应道,此处炮台可控制关门海峡,任何想要进出濑户内海的船只,都需经我长州许可。
在前往萩城的路上,毛利秀就特意安排使者沿途讲解。令卢象升惊讶的是,这位藩主对大明典章制度颇为熟悉,甚至能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章句。
阅兵场上,长州军展示了与众不同的训练方式。他们不仅演练刀枪技艺,更注重火器配合与阵型变换。一支由下级武士组成的神器队演示了娴熟的火绳枪齐射,其装填速度之快,连明军将领都暗自称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