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挥了挥手。
他的动作很轻,带着一种文官特有的,常年执笔批阅公文的沉静。
“你们都出去。”
金敏俊如蒙大赦,连同府衙内的所有吏员、卫兵,躬着身,脚步细碎地退出了大堂。
郑芝豹和郑鸿逵对视一眼,也识趣地向郑成功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四叔,七叔,你们也去外面等我。”
郑成功的声音很平静。
郑芝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郑成功那不容置喙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和郑鸿逵一起,带着克劳斯等人退了出去。
大堂的门被轻轻合上。
吱呀一声,隔绝了外面的天光与喧嚣。
偌大的堂内,瞬间只剩下两个人。
郑成功。
洪承畴。
“坐。”
洪承畴指了指他对面的一张梨花木椅。
郑成功坦然落座。
“郑行者的道,在海上。”
洪承畴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了正题。他的手指,在身前的书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的声响。
“本督在你的随从身上,看到了财富,看到了武力,也看到了……一种被野心驱动的狂热。”
“但唯独在你的身上,本督看到的,是平静。”
“本督很好奇,你的平静,源自于何处?你的丰饶之道,又是什么模样?”
郑成功看着他,这位曾经的大明重臣,如今的北疆之主。
他的身上,没有李自成那种破坏一切的暴烈,也没有李定国那种开拓进取的锋芒。
他像一块被岁月打磨得无比圆润的古玉,内里却蕴含着最坚硬的内核。
“总督大人的道,在陆上。是规划,是秩序,是如同兴修水利般,将丰饶之力,精准地灌溉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心。”
郑成功没有先回答,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观察。
“我看到了百姓的拥戴,看到了吏治的清明,也看到了……一种自上而下,深入到社会最末梢的,绝对的控制。”
“总督大人,将此地,打造成了一座精密的,坚不可摧的堡垒。”
洪承畴敲击桌面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第一次泛起了一丝真正的波澜。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看穿了他所有布局的核心。
“绝对的控制,才能带来绝对的安宁。”
洪承畴的声音,如同他的人一样,没有丝毫情绪的起伏。
“人心最是善变。今日可为你感恩戴德,明日便可为一己私欲,反目成仇。本督一生,见得太多了。”
“所以,本督的道,便是要用最严苛的法度,最严密的体系,去杜绝一切可能产生混乱的根源。”
“均田,是为了让百姓有恒产,从而有恒心。”
“低税,是为了让百姓有余力,从而心向之。”
“互助社,是为了将所有生产与交易,都纳入官府的掌控,从而断绝豪强兼并的土壤。”
“丰饶祠,是为了用新的信仰,取代旧的神佛,从而让民心归一。”
他抬起眼,看着郑成功。
“本督所为,便是要打造一个没有饥饿,没有剥削,所有人各司其职,所有资源统一调配的,完美国度。”
“在这国度里,不会有流民,不会有巨富,更不会有……叛乱。”
他的话语很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是一种近乎于神的,想要掌控一切的庞大意志。
郑成功静静地听着。
他不得不承认,洪承畴的道,很完美。
完美到……令人窒息。
“总督大人的道,如筑高墙,如建坚城。固若金汤,无可指摘。”
郑成功缓缓开口。
“但墙太高,城太坚,里面的人,便也看不到外面的风景了。”
“我的道,与总督大人不同。”
“总督大人着眼于‘控’,而我,着眼于‘疏’。”
他伸出手,在身前的空气中,轻轻划过。
“大海,看似混乱,实则有自己的规律。洋流,季风,鱼群的迁徙,皆是大道。”
“我的道,不是去掌控大海,而是去顺应它,引导它。”
“我以丰饶之力,肃清海盗,平息风浪,建立绝对安全的航道。万国商船,无需再配备重炮,只需向我这‘守护者’,缴纳一笔微不足道的税金,便可畅行无阻。”
“我以丰饶之力,在贫瘠的海域,开辟巨大的‘海洋牧场’,催生无穷的鱼虾与海中植被。大海,将成为取之不尽的粮仓,万民再无饥馑之忧。”
“我所建立的,不是一座堡垒,而是一条流动的,连接四海的文明航道。华夏的丝绸、瓷器、思想,将随着这条航道,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四海的财富、特产、技术,也将汇聚于此。”
“在这条航道上,信赖,是唯一的通行凭证。而我,和我的郑家,将是信赖的化身,是新秩序的制定者与守护者。”
郑成功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海潮的轰鸣,让整个大堂都为之震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