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推开技术部后门时,手里还捏着那张从路灯底下撕下来的半截广告纸。纸角已经有些发毛,边缘沾了点灰,但他没松手,像是攥着什么重要证据。
他径直走向最里面那**立终端,把U盘插进主机侧面接口。屏幕亮起的瞬间,系统自动跳转到金手指后台界面,一行行数据开始滚动加载。
“来了?”秦先生靠在门框上,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茶,热气往上飘,“你这步子跟踩着火苗似的,出啥事了?”
“不是出事。”老夫子敲了两下回车键,调出昨晚拍下的风衣男照片,“是有人要让我们出事。”
秦先生走近,探头看了一眼屏幕,眉毛立刻扬了起来:“这人我见过,在星辰科技的合规说明会上露过脸,说是政策顾问,但没人知道他具体管哪块。”
“现在知道了。”老夫子点了点广告纸上残留的字迹,“‘平台准入资格申报指南’,昨天贴的,市政统一发布渠道。可这种文件一般不会街头张贴,除非有人想让特定人群看见。”
“你是说……老赵提前知道了新规内容?”
“不止是知道。”他拖动时间轴,将老赵近期登录记录与政策草案修改节点做交叉比对,“他每次出现在系统的时间,都刚好卡在内部讨论结束后的两小时内。就像有人定时给他递消息。”
秦先生吹了口茶,没急着喝:“所以他辞职不是认怂,是换了个位置下刀?”
“刀还没出鞘,但握刀的手已经伸出来了。”老夫子转向门口,“叫技术部那个戴眼镜的小李进来,就坐第三排那个,别说话,直接干活。”
小李来得很快,背着个旧电脑包,进门第一句话是:“又要改防火墙规则?”
“不改规则。”老夫子把屏幕转过去,“帮我跑个模拟推演——假设有人利用即将出台的新规,对外释放我们公司无法达标的消息,看看传播链会怎么走。”
小李坐下,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从哪个入口切入?媒体?论坛?还是客户群?”
“全选。”老夫子站到他身后,“重点模拟两种情况:一是财经类自媒体发标题党文章,二是有客户收到匿名邮件,声称我们被排除在首批准入名单之外。”
秦先生在一旁听得直笑:“你还真敢想,这要是传开了,客户不得连夜打电话问我们要说法?”
“他们就会打。”小李头也不抬,“根据过往舆情模型,类似消息三小时能覆盖八万以上阅读量,其中转发率最高的节点通常是‘行业交流群’和‘投资人私聊圈’。如果再配上一份伪造的红头文件截图……”
“停。”老夫子抬手,“继续往下推——这些消息出现后,多少客户可能动摇合作意向?”
小李调出一张柱状图:“保守估计,前四十八小时会有百分之十五的核心客户提出重新评估需求,其中三成可能暂停付款流程。”
办公室突然安静了一瞬。
秦先生放下杯子,杯底磕在桌面上发出轻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等于直接断我们现金流。”
“所以他选这个时机。”老夫子盯着图表,“辞职、消失、等政策落地,然后借第三方之手搅局。不出声,不动手,光靠传言就能让我们自乱阵脚。”
“那咱们怎么办?报警?发声明?”
“都不行。”老夫子摇头,“我们现在没证据,一动反而显得心虚。但也不能干等着,得先布防。”
他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一个黑色加密硬盘,递给小李:“把这个接上,启动‘蓝盾’预演模块。我要看到三种反击路径的响应成本对比,包括人力、时间和潜在风险。”
小李接过硬盘,动作一顿:“这名字……是不是有点太正式了?”
“你觉得叫‘防坑计划’更好?”秦先生插嘴,“或者‘老赵别跑专项行动’?”
“叫啥不重要。”老夫子坐回椅子,“重要的是,等他动手的时候,我们得比他更快地灭火。”
接下来两个小时,三人围在终端前,一条条梳理可能的攻击路线。小李负责建模,老夫子不断输入新的变量条件,秦先生则站在旁观者角度,反复提问:“如果客户问‘你们到底有没有资质’,你怎么答?”“要是有人放出录音剪辑,说董事会内部承认违规,你信不信?”
每提一个问题,预案就多补一层细节。
最终屏幕上跳出一份结构清晰的应对框架:
1. 设立静默监控组,实时抓取关键词动态(如“准入”“黑名单”“资质失效”);
2. 预拟三套澄清口径,按影响范围分级启用;
3. 梳理前二十名重点客户名单,提前安排专人对接;
4. 所有对外回应必须控制在五分钟内发布,避免空窗期滋生猜测。
“差不多了。”秦先生伸了个懒腰,“就差找个吉祥物当代言,叫‘辟谣侠’了。”
“你要是有空讲笑话,不如去写声明草稿。”老夫子打开新文档,“第一句别写‘本公司郑重声明’,太像认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