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部落效忠的仪式,并未持续太久。
当布伦希尔德这位新晋的军团长,以绝对的威望与铁腕,将数万族人整编、跪拜于神皇驾前时,这场盛大的征服便已落下了帷幕。
祭坛上的喧嚣与狂热,如同退潮般迅速散去。
江昊没有在原地多做停留,仿佛收服这支曾让罗马头疼不已的蛮族劲旅,不过是旅途中随手拾起的一块奇石,稍作把玩便已失了兴致。
一行人返回了那艘静静悬浮于山谷上空的私人浮空艇。
艇内。
与外界冰天雪地的苦寒不同,此地温暖如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由不知名香料混合着玉石散发出的清雅气息。
艇内空间远比外界看上去要宏伟得多,与其说是舟船,不如说是一座小型的空中宫殿。地板由整块的昆仑暖玉铺就,光可鉴人。四壁悬挂着古朴的青铜灯盏,灯芯处燃烧的却不是凡火,而是一缕缕比发丝还纤细的、流转不休的紫金色火焰,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堂皇而瑰丽。
江昊随意地坐在一张由整块黑色玉石雕琢而成的宽大御座之上,玄黑皇袍的衣角顺着椅沿垂落,与温润的玉石地面接触,悄然无声。
卫庄如一尊沉默的雕像,持剑立于他身后。
而布伦希尔德,则被勒令站在御座之侧。她已换下那身破碎的甲胄,穿着一身简单的日耳曼武士皮甲,金色的长发随意束在脑后。只是那张绝美的脸庞依旧苍白,湛蓝的眼眸中是一片死水般的沉寂,她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精美人偶,安静地履行着一个“战利品”的本分。
“陛下。”
一道柔媚入骨,却又带着一丝凝重的声音响起。
紫女莲步轻移,来到大殿中央。她今日穿着一身紧身的紫色劲装,将那惊心动魄的曲线勾勒得淋漓尽致。她先是向江昊盈盈一拜,随即玉指在身前虚空之中轻轻一点。
嗡——
一道道玄奥的符文光带凭空浮现,在她面前交织、勾勒,最终化作一片广阔无垠的、由纯粹光影构成的三维立体沙盘。
这便是天机阁最高规格的情报展示方式——灵力沙盘。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纤毫毕现,甚至连云层的流动都清晰可见。光影迅速拉近,最终定格在一片巍峨耸立、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庞大山脉之上。
“阿尔卑斯山脉,”紫女的声音清冷而高效,纤纤玉指在沙盘上轻轻划过,一道道红色的光点随之亮起,“在亚平宁决战落幕,元老院投降之后,神朝大军对西方行省的整合接收,总体而言十分顺利。但在阿尔卑斯山脉南麓的数个行省,我们却遭遇了零星但极其专业的抵抗。”
她顿了顿,指尖在一处峡谷的光点上点了点:“我们的斥候小队,在这里遭遇了伏击,对方使用的是标准的罗马军团战术,配合山地地形,打完就走,极其难缠。但诡异的是,他们从不恋战,也从不攻击我们的后勤补给线,更不骚扰平民。”
卫庄那双鹰隼般的眸子微微眯起,沙哑地开口:“一群有纪律的亡命徒?”
“不止。”紫女摇了摇头,神情愈发严肃,“我们的人,在几处战场遗迹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徽记。”
沙盘中央,一个图案被迅速放大,那是一头振翅欲飞的雄鹰,雄鹰的利爪之下,烙印着一个古罗马数字——“IX”。
“第九鹰旗军团,‘希斯帕纳’。”
一直沉默不语的布伦希尔德,在看到这个徽记的瞬间,娇躯几不可察地一颤,那双死寂的蓝色眼眸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
作为日耳曼部落的领袖,她对这个番号再熟悉不过。这是罗马帝国最精锐、最彪悍的军团之一,常年驻守在北境长城,与他们日耳曼人隔着莱茵河对峙了数百年。这支军团以作战凶猛、纪律严明着称,是真正从血与火中磨砺出的百战精锐。
只是,在先前的亚平宁决战中,这支军团并未出现。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作为最后的预备队,留守在了罗马城。
“根据天机阁的情报,”紫女继续道,“在决战之前,这支满编的军团,连同罗马元老院中最为强硬的十几名保守派贵族,以及他们家族的私兵和财富,都一同神秘地消失了。”
江昊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平静,只是用指节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一连串极富韵律的轻响。他看着沙盘上那些零星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红色光点,淡漠地开口:“卫庄,你怎么看?”
卫庄冷哼一声,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判断:“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收缩。他们放弃了平原决战,将所有有生力量集结起来,龟缩山林,意图建立一个长期的反抗基地,等待时机。”
这是一个最符合常理的推断。
然而,紫女却再次摇了摇头,她玉手一挥,沙盘上的景象再度变幻。
这一次,不再是宏观的地图,而是一段段模糊、摇晃,充满了危险气息的第一人称视角画面。
这是天机阁的密探,用生命换回来的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