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小风深入山东乡村,与赵老倔敲定了合作协议,为“山海”的未来建立起坚实食材根基的同时,数百公里外的省城,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由“百味楼”或其关联势力,悄然点燃了战火。这一次,他们攻击的目标,直指“山海轩”初绽的声誉。
最先敏锐察觉到这股暗流的,是坐镇省城、负责品牌和公关的李默。
这天早上九点,李默像往常一样,端着咖啡坐在办公桌前,熟练地打开电脑,开始例行巡查各大美食点评网站、本地生活论坛以及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关于“山海轩”的评论和提及。监控网络口碑,及时捕捉顾客反馈,维护品牌形象的每一寸阵地,是他每日的核心工作。
起初的浏览,风平浪静。最新的评论大多还是延续着开业初期的盛赞,“惊艳味蕾”、“物超所值”、“林大师匠心独运”等褒奖之词依旧占据着主流,一些美食博主的深度探店长文也还在收获大量点赞。
然而,当他点开某个在本地极具人气和生活气息的论坛“江城吃喝玩乐”板块时,眉头渐渐地拧成了一个结。
一个标题极具煽动性和冲击力的帖子,不知何时已被顶到了热门位置,回复数量正在快速增长:
【深度扒皮】网红餐厅‘山海轩’:价格飞天,味道平平,服务冷漠,是谁在交智商税?】
发帖人的ID是“美食真相君”,账号注册时间不长,历史发帖记录寥寥无几,但仅有的几个帖子,竟清一色都是针对不同热门餐厅的尖锐负面评价。
李默心中一凛,立刻点进帖子,屏息凝神地快速浏览内容。这篇帖子写得颇具技巧,看似以普通消费者口吻平实叙述,实则字里行间充满引导和暗示,看似客观比较,实则处处埋下毒针:
“楼主也是看了网上那么多吹捧,才慕名前往最近火爆得不行的‘山海轩’,好家伙,提前了整整半个月才勉强预约到个位子,期待值直接拉满!结果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简直大失所望!”
“首先说环境,宣传里吹得天花乱坠的什么‘新中式禅意’,我实地感受下来,说白了就是性冷淡风过度了!桌椅硬邦邦,坐久了腰酸背痛,灯光还搞得特别昏暗,整体氛围压抑得很,哪有什么用餐的愉悦感?”
“再说菜品,忍着肉痛点了几个招牌菜。‘开水白菜’,98一位!端上来就是一碗清汤加几片嫩白菜心?味道嘛……是还算清鲜,但你说它值98?我楼下张嫂麻辣烫加个荷包蛋,热热乎乎不香吗?‘金包银炒饭’,188一份!米粒是颗颗分明,蛋丝是裹得均匀,但说实话,也没吃出啥惊为天人的味道,感觉跟我家楼下炒了二十年饭的王师傅的巅峰之作差距不大。还有那个‘五味和’,更是扯淡,几个小巧玲珑的点心拼个盘,就要288?这已经不是贵了,这是抢钱吧!”
“最让人无语的是服务!从领位到上菜的服务员,一个个脸上没啥笑容,问多两句菜品特色就显得不耐烦,跟欠了他们钱似的。上菜速度慢吞吞,席间想加点水,得举手半天才有人慢悠悠过来。整体体验就是两个字:差劲!”
“总结一下:个人感觉,这就是一家纯粹靠营销和炒作吹起来的网红店,专门收割那些好奇的有钱人和不太懂吃、只跟风的傻子。真心不推荐,谁去谁后悔!这智商税,咱不交!”
帖子下面,已经积累了数百条回复。最开始的回复多是表示震惊和怀疑的食客或网友:
“不是吧?楼主说的跟我看到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极端啊?好多资深美食博主都夸上天了呢!”
“是不是楼主的要求太高了?或者刚好运气不好,碰上了餐厅状态不佳的时候?”
“价格确实不便宜,但听说他们用的食材都是顶级货,什么山珍海味空运来的,成本摆在那里吧?”
然而,很快,画风就开始突变。就在李默阅读的这几分钟里,涌现出大量附和帖主、甚至言辞更加激烈、充满攻击性的评论,如同潮水般淹没了那些理性的声音:
“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我上周也去了,体验和楼主一模一样!完全就是智商税!”
“那个什么‘金包银炒饭’,我也吃了,真心觉得普通,还不如我们公司门口夜宵摊的炒饭有锅气、有灵魂!”
“服务确实垃圾得一批!感觉他们不是来服务的,是来当大爷的,我们去消费反而像求着他们一样!”
“听说他们老板背景硬得很,跟某些平台关系不一般,所以网上才一片歌舞升平,估计都是请的水军刷出来的好评!”
“大家一起抵制‘山海轩’!让这种黑心烂肺、只靠炒作骗钱的店赶紧倒闭!”
这些负面评论出现得极其集中和迅速,语气、用词乃至攻击的维度都呈现出模式化的痕迹,充满了明显的引导性和恶意攻击色彩,与普通食客基于真实体验的褒贬反馈截然不同。
李默的心彻底沉了下去。这绝不是偶然的个别差评,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水军行动!是一场针对“山海轩”的口碑狙击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