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映照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击退刘备大军的杨坚,此刻无力地瘫坐在地上,战袍被鲜血染红,头发也凌乱不堪。身旁,扬林、扬素、高颎、韩擒虎、扬戬、鱼俱罗、力牧、扬彪、卢植、九灵元圣、韩克华等人,同样是一脸疲惫,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
扬素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来,声音沙哑地说道:“大王,我们还有一万五千大军。”
杨坚苦笑着叹了口气,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韩擒虎和韩克华父子身上,以及九灵元圣、杨彪、力牧身旁,说道:“韩擒虎、韩克华,你们父子,还有九灵元圣、父亲杨彪、力牧,你们去东莱城投靠嬴政吧。”
众人皆是一愣,韩擒虎向前一步,拱手道:“大王,那您……”
杨坚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我大势已去,你们去了或许还能有一番作为。东莱嬴政实力雄厚,定能庇护你们。” 随后,他又看向杨素、扬戬、扬林、卢植、高颎、鱼俱罗,接着说,“你们去投刘备吧。”
杨素满脸震惊,急切道:“大王,那您呢?”
“我已无力回天,你们去吧,各自寻条生路。”杨坚神色落寞,眼中满是绝望。众人虽满心不愿,但看着杨坚决绝的模样,也只能无奈领命。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却未能驱散战场的肃杀之气。刘备一方士气高昂,吴起、李定国、关羽、张飞、王阳、郭端夫手持长枪,刘鹏率领着弓箭手,再次兵临城下,向着北海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城墙上,兵力锐减的守军在杨坚的带领下苦苦支撑。但刘备军队攻势如潮,喊杀声震耳欲聋。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张飞怒吼连连,手中丈八蛇矛如同一条夺命的蛟龙;吴起与李定国则巧妙地指挥着士兵,不断变换着攻城策略。王阳与郭端夫带着士兵奋勇攀爬云梯,刘鹏的弓箭手在后方提供着密集的火力掩护。
杨坚虽拼尽全力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仅仅一日,北海城便宣告失守。杨坚退回府邸,看着周围的断壁残垣,心灰意冷。他深知大势已去,万念俱灰之下,自刎于府邸之中。
另一边,韩擒虎、韩克华父子,九灵元圣、杨彪、力牧趁着夜色,马不停蹄地赶往东莱。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抵达了东莱城,见到了嬴政。
嬴政高坐大殿之上,目光威严地打量着众人。韩擒虎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嬴政大王,我等兵败,特来投奔,望大王收留。”
嬴政微微一笑,道:“你们能来,是寡人的荣幸。韩擒虎威名远扬,九灵元圣更是神通广大,往后便在我麾下,共创大业。”众人纷纷跪地谢恩。
与此同时,雨化田得到刘备攻下北海的消息后,立刻写了一封密信,派人快马加鞭传给乐安郡的李世民。
李世民收到密信时,正与一众谋士在府中商议事务。他展开密信,脸色微微一变,将信递给身旁的长孙无忌,沉声道:“刘备攻下北海,势力愈发壮大,我们不得不防。”
长孙无忌看完信,思索片刻道:“主公勿忧,我们可先加强乐安郡的防御,再派人去探探刘备的下一步动向。”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立刻去办,传令下去,全城戒备。”
而投了刘备的杨素、扬戬、扬林、卢植、高颎、鱼俱罗等人,也开始在刘备军中效力。刘备对他们委以重任,众人很快融入了新的阵营,
此时的天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刘备因攻下北海实力大增,嬴政得到韩擒虎等人后如虎添翼,李世民在乐安郡厉兵秣马。一场更大的乱世纷争,
刘备大军在历经苦战之后,终于攻下了北海城。城内一片忙碌,士兵们在街头巷尾巡逻,百姓们也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活。刘备在城中的府邸大厅里,与一众谋臣武将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大厅内,烛火摇曳。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自若,他的身旁站着诸葛羽,兄弟二人皆是目光炯炯。李秘、张良这两位智谋之士正低声交谈,似乎在探讨着战术上的细节。李定国与吴起,一个是百战名将,一个是兵家亚圣,他们的存在为刘备的阵营增添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关羽、张飞、赵云三位虎将威风凛凛地站在一旁,手中的兵器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奔赴下一场战斗。郭端夫和王阳也在认真聆听着众人的讨论,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诸葛亮率先开口:“如今北海已下,我军士气正盛,但也需休养生息,稳固根基。”关羽微微点头,赞同道:“军师所言极是,我军连续作战,士兵们需要时间休整,补充粮草辎重也是当务之急。”张飞却有些按捺不住:“俺可不想在这里干等着,不如乘胜追击,再多拿下几座城池!”刘备笑着劝道:“三弟莫急,军师和二哥说得在理,贸然出击可能会陷入困境。”
就在众人各抒己见之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大声禀报:“主公!大事喜讯!杨素、杨戬、杨林、卢植、高颎前来投奔!”刘备闻言,顿时喜上眉梢,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此乃天助我也!快快有请诸位将军!”说罢,便大步向门外走去,准备亲自迎接这些贤才的到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