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洞穴深处,水珠从钟乳石尖端滴落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某种古老的计时器在记录着我们的每一步。我们一行五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新发现的狭窄通道前进,手中的火把在岩壁上投下摇曳不定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洞穴深处隐藏的无数秘密。
这里的空气湿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我低声说道,系统面板上跳动着实时环境数据,温度保持在十二摄氏度,比外面低了近十度。
何甜甜伸手轻抚石壁上的刻痕,眉头微蹙:这些符文...看起来像是某种预警系统。你们看这个符号,我在西域出土的汉代竹简上见过类似的图案,据记载是用来警示危险的。
龙渊的右手始终按在剑柄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我感受到了机关运转的气息,就像三年前在骊山皇陵中遭遇的那次一样。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可能暗藏杀机。
就在我们讨论着这些符文含义时,我的左脚刚踏上一块略微下陷的石板,脚下突然传来机关触发的咔嗒声——清脆而冰冷,在封闭的空间内格外刺耳,仿佛死神的低语。
小心!龙渊的警告声如惊雷般炸响,他的身影已经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出。
几乎同时,头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我抬头望去,只见洞顶的岩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开裂,数块直径超过两米的巨石带着碎石和尘土轰然坠落!这些巨石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粗糙,边缘锋利,最小的也有数百斤重。根据我的系统扫描显示,这些落石的速度达到了每秒十五米,产生的冲击力超过五吨,足以将任何人砸成肉泥。
我的天!这简直是要把我们活埋啊!队伍中的医师白芷惊叫出声,下意识地向后退去,手中的药箱因为颤抖而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千钧一发之际,龙渊的长剑已然出鞘。剑身泛着淡蓝色的光芒,在昏暗的洞穴中划出数道完美的弧线。他低喝一声,剑气如虹,精准地击中最危险的三块巨石。剑锋所及之处,巨石应声而碎,化作无数较小的碎石。这一招分金断玉剑法,龙渊已经修炼了整整十二年,此刻终于展现出其真正的威力。
好险!何甜甜喘着粗气,刚才那块石头离我的头顶只有不到半米!
碎石如雨点般落下,打在我们的护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虽然仍有被小石块击中的风险,但已经不再构成致命威胁。
甜甜,标记安全路径!我在闪避的同时大声喊道,同时启动系统的环境扫描功能。数据显示,这个落石陷阱覆盖了约四十平方米的区域,但东南角有一处相对安全的狭长地带,宽度仅容一人通过。
何甜甜反应极快,立即从背包中取出特制的荧光标记棒。她用力一折,标记棒立刻散发出明亮的绿色光芒。往这边走!她一边呼喊,一边在安全区域的岩石上画出醒目的箭头标记。这些荧光标记采用了最新研发的磷光材料,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持续发光超过十二个小时,这是在借鉴了现代消防应急指示系统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古代机关术用品。
我们沿着她标记的路径快速移动,身后的落石仍在不断轰隆作响。一块磨盘大小的巨石擦着我的后背落下,带起的劲风让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注意脚下!龙渊提醒道,同时挥剑击飞几块飞溅而来的碎石,这些碎石的速度也很快,被击中要害同样危险!
终于,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三十秒后,我们成功脱离了落石区域。大家靠在相对安全的岩壁上,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白芷立即开始检查每个人是否受伤,幸好除了几处轻微擦伤外,并无大碍。
这些机关环环相扣,必须更加小心。我一边说,一边调出系统记录的攻击模式进行分析。数据显示,这个陷阱的触发机制相当精妙——不仅需要达到一定的压力阈值,还必须是在特定的时间点触发。这意味着,设计者预判了闯入者的行进速度和步频。
何甜甜擦去额角的汗水,补充道:我在古机关术的文献中看到过类似的记载。这种连环坠石阵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感应装置、延时触发机构和多段式落石系统。根据《墨经·备穴篇》记载,这种机关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防御重要军事设施。
看来我们遇到的是专业人士的作品。龙渊收剑入鞘,神色凝重,这种精密的机关布置,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经历。那次我们遇到的落石机关覆盖面积达到两百平方米,落石数量是这里的三倍以上。
白芷好奇地问道:你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陷阱?那次是怎么脱险的?
龙渊点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回忆:那次更加凶险。落石中还夹杂着毒箭和地刺,我们损失了两位同伴。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所以绝不能小看这些古代机关。据史料记载,仅秦始皇陵中就设置了超过三百处各类机关,其中落石类机关就占了四分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