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青铜构件表面凝结的水珠在探照灯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我们刚刚破解的第一重机关耗费了团队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空气中还残留着齿轮转动时产生的淡淡金属焦味。我低头检查着全息投影上的系统数据,淡蓝色的光幕在昏暗的环境中格外醒目。
大家先调整一下状态,前方可能有更复杂的...我的话音未落,就被一声刻意压低的轻呼打断。
只见姬昭身形微晃,脚下似乎被什么无形之物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倾倒的姿态显得异常缓慢,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小心!何甜甜的惊呼声在空旷的洞穴中激起回响。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姬昭的手看似本能地扶向身旁布满青铜齿轮的墙壁,但我的专业训练让我立即捕捉到了异常。
对不起,我没注意脚下...她慌忙道歉,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慌乱,那双明亮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镇定,这个齿轮突然转动,我没站稳。
我的系统界面在此时弹出了猩红色的警告提示。在姬昭触碰墙壁的瞬间,我清楚地看见她的食指和中指在某个特定的青铜凸起上完成了三个精准的按压动作——那动作流畅得如同经过千百次排练,绝非一个失去平衡的人能做到的。系统记录显示,她的手指在0.3秒内完成了这套动作,力度始终控制在3.2牛顿,恰好是触发机关所需的临界值。
警告:检测到机关群运转模式变更。能量波动频率提升37%,青铜齿轮转速加快,预计三分钟内将触发新的连锁反应。系统的机械音在我耳骨传导器中响起,冰冷的声线中透着急促。
我立即看向龙渊,用只有我们能听见的量子加密通讯说道:注意姬昭。她刚才的动作太精准了,这绝非偶然。根据《墨经·备突》记载,古代机关师常用失足探路的手法来测试机关反应。去年在骊山陵墓的考古发现中,就出土过记载这种手法的竹简。
龙渊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看似随意地调整了站位,实则已经将姬昭纳入了最佳监视范围。他的手看似自然地垂在身侧,但我注意到他的食指已经按在了脉冲武器的保险栓上。明白。她的步态分析显示,刚才的失足不符合正常摔倒的力学特征。根据生物力学模型,她的重心偏移角度比正常摔倒小了12度。
大家跟紧我,机关模式变了。我提高声音提醒道,同时快速记录下姬昭触碰的确切位置和力度。系统分析显示,她触碰的位置恰好是星象图中试探之星对应的节点。这个发现让我心中一凛——在去年破解的敦煌星图中,这个位置被标注为真伪之门。
孙雪忽然轻声道,她的声音带着独特的空灵感:机关的情绪...变了。刚才还相对平和的区域,现在充满了警惕和试探。就像原本沉睡的守卫突然睁开了眼睛。作为团队中的灵媒专家,孙雪对超自然波动的感知能力曾多次帮助我们化险为夷。
果然,整个青铜机关群开始发出更加复杂的运转声。原本缓慢转动的齿轮突然加速,墙壁上的星象图案开始闪烁不定,空气中传来细微的机械咬合声。我注意到,机关运转的声音频率正在以每秒0.5赫兹的速度递增,这是典型的试探性反应模式。根据墨家机关术残卷记载,这种频率变化对应着阶段。
何甜甜紧张地环顾四周,手中的环境监测仪发出急促的提示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机关突然活跃起来了?空气中的次声波强度提升了三倍,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作为团队的技术专家,她立即调出了历史数据对比图,这个波动模式与我们在三星堆遗址记录到的异常波动有87%的相似度。
我一边快速分析系统数据,一边解释道:有人触发了进阶模式。根据《墨经·备穴》记载,古代机关术常设有试探之关,专门用来测试闯入者的真实意图。《鲁班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称之为问心局。去年在湖北出土的战国竹简中,就详细描述了这种机关的运作原理。
龙渊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姬昭,他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这么说,刚才的实际上是触发了某种测试?就像我们在埃及金字塔遇到的那种身份验证系统?
可能性很大。我调出系统记录,姬昭触碰的位置恰好是星枢位,在古星象学中对应着试探之星。这在整个机关布局中是最敏感的节点之一。《周髀算经》记载,这个位置对应着真伪之辨的星象。记得我们在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书上,就记载过类似的星象布局。
机关群的运转越来越激烈,青铜构件开始重新排列组合。墙壁上浮现出新的星图,其中几颗星辰的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系统检测到周围的电磁场强度正在急剧波动,从原来的3特斯拉骤升至8特斯拉。这种强度的磁场足以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我立即启动了防护服的屏蔽功能。
这是...参宿四和毕宿五的位置对调了。姬昭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这在天象中意味着真伪之辨。《史记·天官书》说:参毕易位,真伪现形她的解释准确得令人吃惊,引用的典籍也恰到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