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吹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栀子花开助学计划”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公交站台、写字楼屏幕和校园公告栏上,画面里,山区孩子捧着书本的笑脸与漫山遍野的栀子花交相辉映,下方印着一行小字:“以初心,赴山海;以微光,暖人间。”
苏念站在市中心的公交站台前,看着广告上的画面,指尖轻轻摩挲着胸前的“仁”字纹章。陆沉舟从身后走来,递上一杯温热的豆浆:“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在想,妈妈要是看到现在的景象,一定会很开心。”苏念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笑意,“我们的公益广告都铺满全城了,应该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助学计划。”
“已经有效果了。”陆沉舟掏出手机,点开基金会的后台数据,“昨天广告上线后,捐赠人数比平时翻了三倍,还有很多企业联系我们,想参与合作。”
正说着,苏婉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带着难掩的兴奋:“念念,陆沉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公益联名款’栀子花护肤品,预售第一天就卖断货了!好多消费者说,不仅喜欢产品,更认同我们的公益理念,还主动分享给身边的人。”
“太好了!”苏念高兴地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助学计划了。”
挂了电话,陆沉舟握住她的手:“走吧,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要参加——望安公益学校的新教学楼奠基仪式。陈局长已经在等我们了。”
两人驱车前往望安公益学校,远远就看到校门口挂着“栀子花开助学计划新教学楼奠基仪式”的横幅,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手里拿着小国旗,整齐地站在道路两侧,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陈景明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他们到来,立刻迎上来:“陆总,苏小姐,欢迎你们。孩子们都盼着你们来呢。”
“陈局长客气了。”陆沉舟说道,“能为孩子们做点实事,我们也很开心。”
奠基仪式上,苏念作为基金会代表发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浇灌。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新教学楼奠基,不仅是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更是为了传承一份跨越时空的初心。愿栀子花的芬芳,伴随孩子们成长,愿他们永远保持善良与勇敢,将来用自己的力量,照亮更多人的路。”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栀念被苏婉抱着,也跟着用力拍手,奶声奶气地喊:“加油!加油!”
奠基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围着苏念和陆沉舟,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苏阿姨,新教学楼什么时候能建好呀?”“陆叔叔,以后我们是不是能有新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了?”
陆沉舟蹲下身,温柔地回答:“很快就能建好啦。到时候,你们不仅能有新的图书馆和实验室,还能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
小栀念拉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把自己带来的栀子花发卡送给她:“这是送给你的,希望你像栀子花一样漂亮,一样坚强。”
小女孩接过发卡,开心地说道:“谢谢你!我叫林晓雨,我以后也要像你妈妈一样,做公益,帮助别人。”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苏念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而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份希望浇水施肥。
回到陆宅,庭院里的栀子花已经开得如火如荼。苏父和周老禾坐在石桌旁,正在整理基金会的年度报告。看到两人回来,苏父笑着说道:“回来了?奠基仪式顺利吗?”
“非常顺利。”苏念点头,“孩子们都很开心,还有很多企业表示要参与合作。”
周老禾放下手中的报告,说道:“现在基金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我们更要坚守初心,把每一笔善款都用在刀刃上,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您放心,我们一直都在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每一笔支出都会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陆沉舟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基金会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但苏念和陆沉舟始终保持着初心,亲自参与每个项目的调研和执行。他们去山区考察学校的建设情况,去看望受助的孩子和家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不断优化公益项目。
这天,秦峰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消息:“陆总,苏小姐,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外的邮件,是一位名叫艾米的华裔女孩写的。她在邮件里说,她的祖父是当年锦华商号海外分号的员工,祖父去世后,她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心愿盒,里面装着当年海外分号的公益记录和受助者的信件。她希望能把这些东西捐赠给我们,还想和我们一起,在国外开展助学计划。”
“这真是个意外之喜!”苏念激动地说道,“没想到,锦华商号的公益理念还传到了国外,而且一直被传承着。”
陆沉舟点头:“这说明,善良和正义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立刻回复艾米,感谢她的捐赠,同时邀请她来国内,一起探讨海外助学计划的合作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