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踏进主厅前五米——
陈默的手指没有动,钢笔仍插在终端接口上。能量指示灯已经转绿,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但他的意识还在星轨中运行最后一遍校验。数据流如潮水般冲刷过神经,每一个参数都被重新确认。
林小满靠在控制台边,左手绷带渗出一点暗红。她没去管,只盯着护盾系统的读数。相位偏转盾的能量槽停在百分之八十二,蜂鸣提示音每隔三秒响一次,频率稳定。
李维蹲在终端旁,双手悬空,指尖微微弯曲。他的右眼闪着琥珀光,左眼则是灰蓝,两色交替跳动,像是某种节拍器。监控画面上,主入口方向的红点正在加速移动。
“距离四百米。”他说,“速度提升百分之十八。”
陈默闭眼,声音低沉:“开始优化武器系统。”
话音落下,他抽出钢笔,在战术终端表面快速划动。笔尖划过金属外壳,留下一道微弱的光痕。这不是物理刻痕,而是通过混沌能引导的符文回路。星轨同步解析引力扭曲发射器的能量频谱,发现其核心芯片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压电晶体,共振频率与魔法符文存在相位偏差。
“差零点七秒。”陈默睁眼,“直接融合会过载。”
林小满立刻明白问题所在。这种偏差意味着魔法能量注入时会出现延迟,轻则削弱威力,重则炸毁装置。她伸手摸向血脉稳定器的接口,准备手动调节输出节奏。
“别硬接。”陈默制止她,“你刚才已经耗了一次神。”
“我没事。”她说,“我能控。”
陈默没再劝。他知道劝也没用。林小满从来不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退后的人。他转头对李维说:“切断外部信号输入,隔离主控系统,防止干扰。”
李维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几行指令。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切换为加密通道,所有外部链接被强制断开。基地内部网络进入独立运行模式。
陈默将钢笔重新插入终端,这一次连接的是武器原型的数据端口。他调用星轨构建动态调节阵列,以量子纠缠原理实现能量流的实时校准。符文不再是静态图案,而是随着武器芯片的波动不断变形,像是一条活的电路。
“同步开始。”他说。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解开稳定器的安全锁。她的指尖贴上导能环,血脉能量缓缓释放。这不是一次性灌注,而是采用短脉冲方式,每次只输出极小剂量,让设备逐步适应她的生物频率。
第一次脉冲过去,引力扭曲发射器的能量槽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五。第二次,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九。第三次时,系统发出轻微震动,警报灯闪了一下红光。
“有排斥反应!”李维喊。
陈默立刻调整符文结构,加入一段缓冲回路。星轨同步生成十一维拓扑模型,将魔法波动压缩成更稳定的波形。林小满也放缓节奏,改为每五秒一次脉冲,每次持续不到半秒。
第四次脉冲成功接入。能量槽跳到百分之九十三。
“继续。”陈默说。
第五次,百分之九十六。系统不再报警,晶核发出柔和白光,表明能量传导已趋于平稳。
“引力发射器完成适配。”李维查看检测报告,“响应延迟从一百二十毫秒降到二十三毫秒。”
陈默没松劲。他转向相位偏转盾的控制模块。这套护盾系统依赖双晶核供能,原本设计是自动充能,但现在必须加入魔法回路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我来接第二段。”他说。
钢笔再次划动,在空中留下淡蓝色轨迹。这回是防御型符文,结构比攻击阵列更复杂。它不仅要吸收冲击,还要能在瞬间反弹部分能量,形成反制效果。
林小满抬手擦了下额头的汗。她的呼吸有些急促,脸色发白。上次战斗留下的神经震荡还没完全恢复,强行操控血脉能量正在加剧负担。
“换人操作。”陈默突然说。
“不行,现在中断会前功尽弃。”她咬牙坚持。
“我不是让你停。”陈默看着她,“是让我接管输出端。”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的意思。她将自己的手指搭上他的手腕,让血脉能量通过接触传递。
两人之间的空气泛起细微波纹。陈默的意识连接星轨,同时接收来自林小满的生命波动。星轨开始建模她的生物节律,找出最匹配的能量输出节点。
“按这个节奏来。”陈默低声说。
林小满点头,跟着他的引导调整呼吸。每一次呼气,都释放一波能量;每一次吸气,都暂停输出。这种同步方式极大降低了系统压力。
相位偏转盾的能量槽开始回升。从百分之八十二,升到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九十四……最终停在百分之九十七。
“稳定了。”李维盯着读数,“护盾预热时间缩短到零点二八秒,误差允许范围内。”
陈默收回手,抹掉额角的汗。这种双人协同消耗不小,尤其是要维持意识与星轨的深度连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葡萄糖含片放进嘴里,等了几秒才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