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接口处的电弧一闪而灭,陈默的手指没有松开。屏幕上三个红点依旧静止在五百米外,但星轨传来的数据流显示,它们的能量读数正在缓慢上升。
“他们停了。”李维盯着终端,“不是放弃,是在等。”
林小满抬手合上笔记本,指尖还压着最后一页记录的数据。她的左手缠着绷带,血迹已经干涸,但稳定器的接口仍连着导线,轻微震动顺着线路传到控制台。
“等什么?”她问。
陈默没回答。他的意识沉入星轨,眼前展开的是由数字构成的战场模型。隐形外骨骼的热负荷曲线、电磁脉冲弹的充能节奏、地面单位与高空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延迟——所有参数被拆解重组,形成一条条推演路径。
三秒后,他睁眼。
“他们在确认我们是否真的撤离。”他说,“刚才的数据伪装太干净,反而像陷阱。”
李维点头。“正常人这时候早就跑了。可我们没动。”
“所以他们不敢贸然进来。”陈默手指敲了下桌面,“主入口那组有重型破门装置,动力源是高密度储能电池,连续工作不超过九十分钟就会过载。通风井的小队是侦察型,装备轻便,但防护弱。高空那个负责远程压制,一旦启动EMP,整个基地的电子系统都会瘫痪。”
林小满听着,突然开口:“如果我们让他们先动手呢?”
“你是说,放他们进来?”
“不是全部。”她调出护盾系统的能量分布图,“相位偏转盾可以承受一次高强度冲击,但开启需要零点三秒预热时间。如果我们在它激活的同时释放EMP短爆,干扰他们的通讯链路,就能打乱节奏。”
李维看了她一眼。“你想用主厅当诱饵?”
“对。”林小满指着屏幕上的布局,“风扇启动制造强风,逼他们提前暴露位置。我们让系统漏一点微弱信号,像是防御程序出现漏洞。他们以为有机可乘,就会集中突破正门。等他们破门瞬间,护盾开启,EMP触发,两道反制同时生效。”
陈默沉默几秒,转向星轨界面。他输入一组指令,将这个方案代入模拟环境。结果显示,在七种可能的应对方式中,有五种会导致敌方行动中断。
“可行。”他说,“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精确掌握破门时间。”
“我可以感应。”林小满把手放在血脉稳定器上,“那种级别的能量波动,我会第一时间察觉。”
李维已经开始调整EMP模块的触发逻辑。他的右眼泛起琥珀色,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重新设定响应阈值和延迟区间。
“只要他们踏入主厅前五米范围,短爆就能启动。”他说,“问题是,高空那个怎么办?”
三人同时看向屏幕。那个悬浮在城市边缘的红点依然静止,但它携带的电磁脉冲弹足以让整个地下系统失效。
“守护者还能用两次。”陈默说。
“一次拦破门,一次断EMP发射。”李维接话,“但你怎么保证时机刚好?”
陈默闭上眼。星轨开始回放杀手小队的行进轨迹,结合地形、装备重量、步速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当他再次睁眼时,声音很稳。
“重型破门装置每推进一百米,必须冷却三十秒。他们现在距离入口还有四百米,按当前速度计算,抵达并完成准备需要八分钟。高空单位会在地面部队突破后的第十二秒启动EMP——这是标准协同流程。”
他顿了一下。
“我们在第十秒动用守护者,目标不是人,是他们的信号中继。”
林小满明白了。“切断指挥链,让地面部队失去同步指令?”
“他们会迟疑。”陈默说,“哪怕只迟半秒,护盾也能完全展开。”
李维嘴角动了动。“这招狠。”
“不是狠。”陈默看着屏幕,“是唯一能赢的方式。我们没有援兵,没有备用系统,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他们靠装备优势压境,我们就用脑子破局。”
林小满低头检查武器原型的状态。引力扭曲发射器还在充能,意识同步芯片无法连接,但相位偏转盾的能量槽已恢复到百分之八十二。
“护盾撑不住太久。”她说,“最多承受两次冲击。”
“一次就够了。”陈默说,“我们要的不是持久战,是打断他们的进攻节奏。只要第一波被打散,他们就会重新评估形势,行动必然迟缓。那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反击。”
李维把EMP模块的最终代码锁定,抬头看向陈默。
“守护者的拦截顺序你定好了?”
“第一击用于主入口侧廊。”陈默指向建筑结构图,“那里有暗格,足够藏身。等破门瞬间,守护者从侧面突袭,撕裂外骨骼的动力管线。第二击留给高空单位,必须在EMP发射前零点五秒强行中断其程序运行。”
“时间卡得太死。”李维皱眉,“差一丝都可能失败。”
“我知道。”陈默握紧钢笔,“所以我不会让它出差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