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5章 上智之二《远犹》37 李允则

智囊里的管理学 第85章 上智之二《远犹》37 李允则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0:35

李允则:靠“收稻草”盘活荒地,会用巧劲!

李允则第二次担任长沙知州时,湖湘地区的百姓有个习惯:低洼的田地种水稻,地势高的田地因为浇不上水,就全丢在那儿长满野草,一直荒着。

有一天,李允则下了道命令:“以后百姓缴税,除了粟米,还得一起交粟米的秆子(稻草)。”这一下湖湘的百姓慌了——本地没种多少粟,哪来那么多稻草?只能去襄州收购,当时在襄州一斗粟米配一束稻草,运到湖湘后,连米带草能卖到一千钱。

从这以后,百姓们都争着把原来荒芜的高田开垦出来种粟。直到现在,湖南再也没有荒田,而且这里产的粟米质量全国顶尖。

【管理智慧】

一、李允则“收粟米秆草”的底层逻辑:不是故意折腾,是用“需求倒逼”激活荒地

李允则要粟米秆草,绝不是“没事找事要物资”,而是算透了“百姓的核心诉求——怕花钱、怕麻烦”。高田荒着,是因为“种水稻没水,种别的又没动力”;而“收粟米秆草”刚好给了百姓一个“不得不种粟米”的理由:种了能省外购的钱,还能利用闲置的高田,一举两得。他的思路放现在,就是“用政策制造‘刚需’,倒逼大家把‘没用的资源’变成‘有用的资产’”,比“喊口号劝开垦”管用一百倍。

1.先制造“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要秆草,逼百姓想“去哪找”

李允则没说“大家快开垦高田种粟米”,而是直接要“粟米秆草”——百姓没秆草,要么花高价买,要么自己种,显然“自己种”更划算。这就像现在社区想让居民整理楼道杂物,没说“别堆杂物”,而是说“下周要检查消防,楼道里不能有任何东西,否则要罚款”——居民怕罚款,自然会主动清理杂物,比“劝诫”有效多了。

2.再对接“闲置资源”:高田能种粟米,刚好解决“秆草来源”问题

百姓一算账:高田闲着也是闲着,种粟米不用太多水,还能收获秆草交赋税,不用花钱买,反而能省成本。这就像公司想盘活“闲置的会议室”,没说“大家多用车会议室”,而是说“以后部门开会必须用会议室,线上开会要扣绩效分”——员工怕扣绩效,自然会主动用闲置的会议室,会议室也就从“没用的空间”变成了“常用的资源”。

二、当代“李允则式政策”案例:用“需求倒逼”激活闲置资源,比喊口号管用

李允则这种“不劝诫、不强制,用需求倒逼行动”的智慧,现在不管是农村资源盘活、社区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能用——核心就是“找到大家的‘成本痛点’,再对接‘闲置资源’,让大家觉得‘干这件事划算’”。

案例1:某县用“收秸秆发电”,倒逼农民秸秆还田/卖秸秆,告别“焚烧污染”

以前某县农民收完玉米、小麦,总把秸秆烧在田里,又污染空气又容易引发火灾,县里劝了好几年都没用。后来县里建了秸秆发电厂,出台政策:“农民可以把秸秆卖给电厂,一斤给2分钱;也可以把秸秆粉碎还田,县里给每亩地补贴10元。”

农民一算账:烧秸秆没好处,还可能被罚款;卖秸秆能赚钱,还田能拿补贴,反而划算。于是大家再也不烧秸秆了,要么拉去卖,要么粉碎还田——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让“没用的秸秆”变成了“能赚钱的资源”,县里的荒地也有人愿意开垦种庄稼了,因为“秸秆能卖钱,多了一笔收入”。这就是“需求倒逼”的效果: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有好处”,比“禁止做那件事”管用。

案例2:某公司用“闲置设备抵扣租金”,盘活库存,还帮员工省成本

某互联网公司有很多闲置的旧电脑、旧打印机,堆在仓库占地方,扔了又可惜。行政部没说“大家快来领旧设备”,而是出台政策:“员工要是想租公司的新笔记本,每月要交100元租金;但要是能用家里闲置的旧电子设备(比如旧手机、旧平板)来抵扣,每台旧设备能抵200元租金,多抵多省。”

员工一算账:家里的旧设备闲着也是闲着,拿来抵扣租金,能省不少钱;公司也盘活了仓库里的旧设备——员工用旧设备抵扣租金,公司把员工的旧设备翻新后,要么给实习生用,要么卖给二手平台,反而赚了一笔钱。最后不仅仓库空了,员工也觉得“划算”,没人抱怨政策——这和李允则“要秆草逼种粟米”的逻辑一样:找到“双方的利益点”,用需求倒逼大家主动盘活闲置资源,既解决了问题,又没人觉得被强制。

三、核心启示:想激活闲置资源,记住李允则的2个“不犯傻”

李允则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犯傻‘喊空洞口号’,不犯傻‘忽略大家的成本账’”——劝人做事,别只说“这件事好”,得让大家觉得“这件事对我有好处,不做反而亏”。

1.不犯傻“只喊口号不给理由”:先想“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做”

想让大家做一件事(比如开垦荒地、整理杂物、用闲置资源),别先急着“劝”,先想“大家为什么不做”——是怕麻烦?怕花钱?还是觉得“没用”?李允则知道百姓不种高田,是因为“没动力”,所以用“要秆草”给了“不得不种”的理由;县里知道农民烧秸秆,是因为“没好处”,所以用“卖秸秆赚钱”给了“不烧”的理由。

2.不犯傻“只讲公益不讲私利”: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划算”

别只说“这件事对集体好”,得说“这件事对你自己好”——百姓种粟米,是因为“能省秆草钱”;农民卖秸秆,是因为“能赚钱”;员工用旧设备抵扣租金,是因为“能省租金”。只有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好处”,才会主动行动,不然再喊多少口号都没用。

【原文】李允则

李允则再守长沙。湖湘之地,下田艺稻谷,高田水力不及,一委之蓁莽。允则一日出令曰:“将来并纳粟米秆草。”湖民购之襄州,每一斗一束,至湘中为钱一千。自尔竞以田艺粟,至今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焉。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