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则:靠“收稻草”盘活荒地,会用巧劲!
李允则第二次担任长沙知州时,湖湘地区的百姓有个习惯:低洼的田地种水稻,地势高的田地因为浇不上水,就全丢在那儿长满野草,一直荒着。
有一天,李允则下了道命令:“以后百姓缴税,除了粟米,还得一起交粟米的秆子(稻草)。”这一下湖湘的百姓慌了——本地没种多少粟,哪来那么多稻草?只能去襄州收购,当时在襄州一斗粟米配一束稻草,运到湖湘后,连米带草能卖到一千钱。
从这以后,百姓们都争着把原来荒芜的高田开垦出来种粟。直到现在,湖南再也没有荒田,而且这里产的粟米质量全国顶尖。
【管理智慧】
一、李允则“收粟米秆草”的底层逻辑:不是故意折腾,是用“需求倒逼”激活荒地
李允则要粟米秆草,绝不是“没事找事要物资”,而是算透了“百姓的核心诉求——怕花钱、怕麻烦”。高田荒着,是因为“种水稻没水,种别的又没动力”;而“收粟米秆草”刚好给了百姓一个“不得不种粟米”的理由:种了能省外购的钱,还能利用闲置的高田,一举两得。他的思路放现在,就是“用政策制造‘刚需’,倒逼大家把‘没用的资源’变成‘有用的资产’”,比“喊口号劝开垦”管用一百倍。
1.先制造“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要秆草,逼百姓想“去哪找”
李允则没说“大家快开垦高田种粟米”,而是直接要“粟米秆草”——百姓没秆草,要么花高价买,要么自己种,显然“自己种”更划算。这就像现在社区想让居民整理楼道杂物,没说“别堆杂物”,而是说“下周要检查消防,楼道里不能有任何东西,否则要罚款”——居民怕罚款,自然会主动清理杂物,比“劝诫”有效多了。
2.再对接“闲置资源”:高田能种粟米,刚好解决“秆草来源”问题
百姓一算账:高田闲着也是闲着,种粟米不用太多水,还能收获秆草交赋税,不用花钱买,反而能省成本。这就像公司想盘活“闲置的会议室”,没说“大家多用车会议室”,而是说“以后部门开会必须用会议室,线上开会要扣绩效分”——员工怕扣绩效,自然会主动用闲置的会议室,会议室也就从“没用的空间”变成了“常用的资源”。
二、当代“李允则式政策”案例:用“需求倒逼”激活闲置资源,比喊口号管用
李允则这种“不劝诫、不强制,用需求倒逼行动”的智慧,现在不管是农村资源盘活、社区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能用——核心就是“找到大家的‘成本痛点’,再对接‘闲置资源’,让大家觉得‘干这件事划算’”。
案例1:某县用“收秸秆发电”,倒逼农民秸秆还田/卖秸秆,告别“焚烧污染”
以前某县农民收完玉米、小麦,总把秸秆烧在田里,又污染空气又容易引发火灾,县里劝了好几年都没用。后来县里建了秸秆发电厂,出台政策:“农民可以把秸秆卖给电厂,一斤给2分钱;也可以把秸秆粉碎还田,县里给每亩地补贴10元。”
农民一算账:烧秸秆没好处,还可能被罚款;卖秸秆能赚钱,还田能拿补贴,反而划算。于是大家再也不烧秸秆了,要么拉去卖,要么粉碎还田——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让“没用的秸秆”变成了“能赚钱的资源”,县里的荒地也有人愿意开垦种庄稼了,因为“秸秆能卖钱,多了一笔收入”。这就是“需求倒逼”的效果: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有好处”,比“禁止做那件事”管用。
案例2:某公司用“闲置设备抵扣租金”,盘活库存,还帮员工省成本
某互联网公司有很多闲置的旧电脑、旧打印机,堆在仓库占地方,扔了又可惜。行政部没说“大家快来领旧设备”,而是出台政策:“员工要是想租公司的新笔记本,每月要交100元租金;但要是能用家里闲置的旧电子设备(比如旧手机、旧平板)来抵扣,每台旧设备能抵200元租金,多抵多省。”
员工一算账:家里的旧设备闲着也是闲着,拿来抵扣租金,能省不少钱;公司也盘活了仓库里的旧设备——员工用旧设备抵扣租金,公司把员工的旧设备翻新后,要么给实习生用,要么卖给二手平台,反而赚了一笔钱。最后不仅仓库空了,员工也觉得“划算”,没人抱怨政策——这和李允则“要秆草逼种粟米”的逻辑一样:找到“双方的利益点”,用需求倒逼大家主动盘活闲置资源,既解决了问题,又没人觉得被强制。
三、核心启示:想激活闲置资源,记住李允则的2个“不犯傻”
李允则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犯傻‘喊空洞口号’,不犯傻‘忽略大家的成本账’”——劝人做事,别只说“这件事好”,得让大家觉得“这件事对我有好处,不做反而亏”。
1.不犯傻“只喊口号不给理由”:先想“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做”
想让大家做一件事(比如开垦荒地、整理杂物、用闲置资源),别先急着“劝”,先想“大家为什么不做”——是怕麻烦?怕花钱?还是觉得“没用”?李允则知道百姓不种高田,是因为“没动力”,所以用“要秆草”给了“不得不种”的理由;县里知道农民烧秸秆,是因为“没好处”,所以用“卖秸秆赚钱”给了“不烧”的理由。
2.不犯傻“只讲公益不讲私利”: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划算”
别只说“这件事对集体好”,得说“这件事对你自己好”——百姓种粟米,是因为“能省秆草钱”;农民卖秸秆,是因为“能赚钱”;员工用旧设备抵扣租金,是因为“能省租金”。只有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好处”,才会主动行动,不然再喊多少口号都没用。
【原文】李允则
李允则再守长沙。湖湘之地,下田艺稻谷,高田水力不及,一委之蓁莽。允则一日出令曰:“将来并纳粟米秆草。”湖民购之襄州,每一斗一束,至湘中为钱一千。自尔竞以田艺粟,至今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焉。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