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战国“怼翻求和派”辩才!三怼楼缓保赵国,把“割地求和”骂成“自杀操作”
秦国在长平把赵国按在地上打,打完收兵前,还派人跟赵国要六座城才肯讲和。赵王拿不定主意,刚好楼缓从秦国回来,赵王就问他:“给秦国城咋样?不给又咋样?”
楼缓先装模作样推了推:“这事儿我可没法替您拿主意。”架不住赵王追问,他才说:“您听过公甫文伯他妈的故事不?公甫文伯在鲁国当官,死了之后有十六个女人为他自杀,他老妈听说了居然不哭。管家问她为啥,她说‘孔子那么贤明都被鲁国赶走,我儿子没跟着去;现在死了倒有十六个女人殉情,说明他对长辈薄情,对女人痴情’。你看,同样一句话,从老妈嘴里说就是贤母,从女人嘴里说就是妒妇。我刚从秦国回来,说‘不给’吧,怕不是好计策;说‘给’吧,又怕您觉得我帮秦国说话。要是真为您想,不如给了。”赵王听完说:“行吧。”
虞卿听说这事儿,立马进宫见赵王,一开口就怼:“楼缓这是瞎扯!”赵王问为啥,虞卿说:“秦国打赵国是打累了才撤的,还是故意留手不打了?”赵王说:“秦国打我们可是拼尽全力,肯定是累了才走的。”虞卿说:“秦国费半天劲没拿下的地盘,您现在主动把城送过去,这不是帮秦国打自己吗?明年秦国再来打,您就没辙了!”
赵王把虞卿的话转给楼缓,楼缓又狡辩:“虞卿能摸清秦国到底有多大本事不?要是真知道秦国打不下,这弹丸之地当然不给;可要是秦国再来打,您不得割更核心的城求和?”赵王追问:“我要是听你的割了城,你能保证明年秦国不打过来吗?”楼缓立马怂了:“这我可不敢保证。之前韩、赵、魏都跟秦国交好,现在秦国不打韩魏专打您,肯定是您对秦国不如韩魏上心。我帮您化解这僵局,跟秦国恢复往来、交好韩魏,可明年要是秦国还打您,那肯定是您对秦国还没韩魏到位,这我可管不了!”
赵王又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直接戳穿:“楼缓说‘不割地明年秦国还来打,到时候得割更多’,可现在割了地,他又保证不了秦国不打,那割地有啥用?明年秦国再来,您还得割更多,这不是慢性自杀吗?不如不割!秦国再能打,也拿不下六城;赵国再弱,也不至于丢六城。秦国打累了撤兵,兵力肯定虚了。您把六城送给齐国,让齐国跟咱们一起打秦国——就算亏给齐国,也能从秦国那儿补回来,赵国还能捞着好处。总比坐着割地,把自己变弱、让秦国变强强吧?”
他接着怼楼缓的歪理:“楼缓说‘秦国打赵国不打韩魏,是因为您对秦国不够好’,这是让您每年都送六城给秦国啊!等把地送完了,明年秦国再要,您给不给?不给,之前的地白送还招祸;给,您也没地可给了。秦国是虎狼之国,贪心没够,您的地总有送完的一天,到时候赵国就没了!所以楼缓就是瞎扯,您千万别给!”赵王这下听明白了:“好!”
楼缓不死心,又来找赵王,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打起来,天下人都偷着乐,因为他们想‘趁强欺弱’。现在赵国被秦国打惨了,天下肯定都去巴结秦国。不如赶紧割地求和,既让天下人摸不准咱们的底细,又能安抚秦国。不然,天下人会跟着秦国趁火打劫,把赵国瓜分了!”
虞卿听说后,再次进宫:“楼缓这是帮秦国坑赵国啊!赵国都被打惨了,还割地求和,这不更是告诉天下‘赵国弱爆了’吗?怎么可能让天下人摸不准,又怎么安抚秦国?我让您不割地,不是让您硬扛——您把六城送给齐国啊!齐国跟秦国有深仇大恨,拿到六城肯定会跟咱们一起打秦国,齐国用脚想都知道该答应。这样一来,您虽然给了齐国城,却能从秦国那儿找补回来,还能拉拢齐、韩、魏三国,跟秦国的处境直接反过来!”
赵王拍板:“好!”立马派虞卿去东边见齐王,商量一起对付秦国。虞卿还没回来,秦国的使者就主动跑到赵国求和了,楼缓见状,赶紧跑路了。
冯梦龙点评:历来讨论“割地求和”的危害,没谁能像虞卿这样,把道理说得又痛切又解气!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割地求和vs拒割抗秦”之争,关键在“算清‘短期损失’与‘长期存亡’的账”
虞卿能三次怼翻楼缓、说服赵王,核心逻辑就是“不被短期恐惧绑架,算透战略账”:
1.先戳穿“求和派”的核心谎言:楼缓拿“不割地会被秦国再打、被天下瓜分”恐吓赵王,虞卿直接拆穿——“割地既保不住短期安全(楼缓自己都保证不了秦国不打),还会加速长期灭亡(地尽则国亡)”,把“求和”的“短期好处”彻底否定;
2.给出“拒割”的可行替代方案:不是硬扛,而是“以地联齐抗秦”——利用齐国与秦国的仇恨,把“送给秦国的六城”变成“拉拢盟友的筹码”,既避免“弱己强秦”,还能“结三国之亲”反转处境,让“拒割”从“死扛”变成“有策略的反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