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战国“嘴炮战神”!一句话怼退秦军,凭辩才破“尊秦称帝”死局
秦国把赵国邯郸围得水泄不通,其他诸侯吓得没人敢先出兵救援。魏王偷偷派了个叫辛垣衍的将军,乔装潜入邯郸,想劝赵国认秦国当皇帝,以此求和。
刚好鲁仲连也在赵国,听说这事儿后,立马找平原君赵胜。赵胜把他介绍给辛垣衍,没想到鲁仲连见面后啥也不说。辛垣衍先开口:“我看留在这围城里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看先生你这气度,不像是要找平原君帮忙,为啥还赖在这危险的城里不走?”
鲁仲连这才开口:“秦国就是个扔了礼义、只认战功的国家,用权势使唤士人,像对待奴隶一样压榨百姓。要是让秦国肆无忌惮地当起皇帝,我宁可跳东海死,也绝不做它的臣民!我来见你,就是想帮赵国一把。”辛垣衍问:“怎么帮?”鲁仲连说:“我能让魏国、燕国来帮忙,齐国、楚国本来就会帮赵国。”
辛垣衍撇撇嘴:“燕国我不清楚,魏国可是我的祖国,你咋能让魏国帮忙?”鲁仲连说:“那是魏国没看清秦国称帝的祸害,要是看清了,肯定会帮赵国。”辛垣衍追问:“秦国称帝能有啥祸害?”
鲁仲连举例子:“以前齐威王号称仁义,带着诸侯去朝拜周天子。那时候周天子又穷又弱,也就齐国肯去。过了一年多,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奔丧,齐国去晚了。周天子的人就骂齐国:‘天子驾崩,诸侯都来守丧,你齐国来晚了,该斩!’齐威王直接怒怼:‘呸!你妈就是个奴婢!’最后被天下人笑话。活着的时候朝拜,死了就骂,就是受不了周天子的贪得无厌。天子本来就这德行,没啥好奇怪的。”
辛垣衍不服:“你没见过仆人吗?十个仆人跟一个主人,不是打不过、智商不够,是怕主人啊!”鲁仲连反问:“魏国跟秦国的关系,就像仆人和主人?”(故意激他)辛垣衍硬着头皮说:“是又怎样!”鲁仲连立马怼回去:“那我就让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酱!”(再狠狠激他)
辛垣衍气得脸都绿了:“你也太过分了!凭啥让秦王煮了魏王?”鲁仲连说:“你听我说完。以前鬼侯、鄂侯、周文王都是商纣王的大臣。鬼侯有个女儿长得美,献给纣王,纣王却觉得丑,把鬼侯剁成了肉酱。鄂侯替鬼侯争辩,也被纣王做成了肉干。周文王叹了口气,就被关在羑里监狱,差点被杀。同样是称王的人,为啥最后落得被煮被剁的下场?”
他接着说:“以前齐湣王想称帝,去鲁国的时候,手下夷维子要求鲁国人像伺候天子一样伺候他,鲁国人直接关门不让进;去邹国吊丧,又要求邹国国君把灵位换个方向,让他朝南吊丧,邹国大臣说‘敢这样我们就拔剑自杀’,也没让他进去。邹、鲁两国本来就弱,大臣们都穷得叮当响,却还不肯给齐湣王当奴才。现在秦国和魏国都是大国,都称王,就因为秦国打了个胜仗,魏国就想认它当皇帝,这不是说魏国的大臣连邹、鲁两国的仆妾都不如吗?”
鲁仲连越说越犀利:“要是秦国真当了皇帝,肯定会换掉诸侯的大臣,把不喜欢的人撤职,提拔自己亲信;还会把秦国的女人塞进魏国宫廷,魏王能安稳过日子吗?你辛垣衍还能保住现在的富贵吗?”
辛垣衍听完立马站起来,对着鲁仲连拜了两拜,服软说:“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真正的名士!我这就回去,再也不敢提认秦为帝的事了!”秦国将领听说这事儿后,吓得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
冯梦龙点评:
苏轼都夸:“鲁仲连的辩才比张仪、苏秦还厉害,气度碾压淳于髡、邹衍,化解危机还不贪功劳,战国里也就他这么一号人物!”穆文熙也说:“鲁仲连怼翻‘尊秦称帝’的说法,就让秦军退了兵,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堂上打赢战争’啊!”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尊秦称帝”的求和死局,关键在“戳中利益痛点 激发尊严底线”
鲁仲连能靠一番话劝退辛垣衍、逼退秦军,核心逻辑层层递进、直击要害:
1.先亮立场,建立“反秦统一战线”:一开口就表明“宁死不做秦民”的态度,既划清与“尊秦派”的界限,又传递“助赵抗秦”的核心目的,让辛垣衍知道自己不是来空谈,而是来破局的;
2.用历史案例论证“称帝必有害”:举齐威王朝拜周天子、纣王迫害诸侯的例子,说明“帝王本质是贪得无厌、恃强凌弱”,让辛垣衍明白“尊秦称帝”不是结束,而是灾难的开始;
3.激将法 利益捆绑,戳中辛垣衍的软肋:先故意把魏国比作“秦国的仆人”,激发辛垣衍的尊严;再点透“秦国称帝后,魏王会失权、你会失宠”的现实利益痛点,让他从“为魏国着想”和“为自己着想”两方面,都觉得“尊秦称帝”是亏本买卖;
4.拔高格局,对比凸显“认帝的屈辱”:拿邹、鲁两国的弱臣都不肯屈服的例子,反衬魏国作为大国“认秦为帝”的屈辱,彻底击碎辛垣衍的心理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