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16章 术智之一《委蛇》07 王曾

智囊里的管理学 第516章 术智之一《委蛇》07 王曾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0:35

王曾:北宋“隐忍智者”!假意顺从扳倒权臣,一招“留身奏事”送丁谓下台

丁谓(丁晋公)当宰相时,专权跋扈,不许同事们单独留下向皇帝奏事。只有王曾(王文正)表面上对他百依百顺,从来没违背过他的意思。

有一天,王曾故意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想把弟弟的儿子过继过来当继承人,想当面求皇上恩准这事,但又不敢单独留下奏事(怕你不高兴)。”丁谓一听,随口说:“像你这样的情况,单独留身奏事没关系!”

王曾趁机单独面见皇帝,递上一份文书,里面全是揭发丁谓专权乱政的事。丁谓等王曾进去后,走了几步就猛然醒悟过来,后悔得不行,但已经晚了。没过几天,丁谓就被贬到珠崖(今海南一带)去了。

冯梦龙点评:王曾表面上对丁谓百依百顺,最终却把丁谓扳倒流放;后来蔡京一开始假意追随司马光,最后却背叛了他。同样是“表面顺从”,王曾是君子为了除奸的苦心布局,蔡京则是小人投机取巧的狡诈手段,两者本质天差地别。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扳倒权臣,关键在“藏锋芒 寻战机,以隐忍谋破局”

王曾能以“顺从”为幌子扳倒丁谓,核心逻辑是“以退为进、伺机而动”的谋略,可拆解为两层:

1.隐忍伪装:以“委顺”消除戒备,暗藏锋芒

他看清丁谓专权、猜忌心重的特点,知道正面对抗只会被打压。因此选择“表面顺从”的策略,从不忤逆丁谓,甚至主动示弱(提“过继子嗣”的私事),让丁谓放松警惕,误以为他是“无威胁的顺从者”,为后续行动埋下伏笔。

2.精准寻机:借“私事求恩”创造战机,一击致命

他长期等待单独奏事的机会,故意以“过继子嗣”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私事为借口,降低丁谓的防备心,诱使对方破例允许自己“留身”。一旦获得单独面见皇帝的机会,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证据,直击丁谓要害,不给对方反应和反扑的时间,实现精准打击。

二、核心启示:遇“强势对手/不利局面”,别硬刚,用“隐实力 等时机”反制破局

王曾的谋略,对职场对抗、权力博弈、危机应对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职场遇“强势打压者”:先隐忍蛰伏,消除对方戒备

若遇到专权、排挤异己的上级或同事,别贸然对抗。可像王曾那样,先表面顺从,不主动引发冲突——比如对方要求按其思路做事,暂时不反驳,按要求执行(但保留关键证据);平时不显露自己的野心和实力,让对方觉得你“无威胁”,在隐忍中等待反击机会,避免过早被针对。

- 对抗“强敌”:精准找“突破口”,一击制敌

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别盲目硬拼,要像王曾那样,寻找对方的“疏忽点”或“可利用的规则漏洞”——比如对方严控信息传递,就借“私事汇报”“常规沟通”等对方放松警惕的场景,传递关键信息;若想揭发对方的问题,先收集完整证据,等找到能直接触达“决策层”(如公司老板、上级领导)的机会,再一次性曝光,不给对方公关和反扑的时间。

- 区分“隐忍”本质:看目的,辨善恶

王曾的“委顺”是为了除奸保国的君子谋略,蔡京的“顺从”是为了投机夺权的小人伎俩。这启示我们:职场中遇到“表面顺从”的人,要分清其本质——若对方是为了达成正当目标、暂时隐忍,可合作;若对方是为了算计他人、暗藏祸心,需警惕。同时,自己运用“隐忍”策略时,也要坚守底线,以“解决问题、维护正当利益”为目的,而非搞阴谋诡计。

简单说就是:“面对强势对手或不利局面,硬刚往往是自寻死路。聪明的做法是先收起锋芒,用‘顺从’伪装自己,消除对方戒备;同时暗中积累实力、收集证据,等待能直击对方要害的机会,一旦抓住,立刻出手,实现逆风翻盘。但要记住,隐忍的目的要正当,别沦为投机取巧的小人手段。”

【原文】王曾

丁晋公执政,不许同列留身奏事,唯王文正一切委顺,未尝忤其意。一日,文正谓丁曰:“曾无子,欲以弟之子为后,欲面求恩泽,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独对,进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数步,大悔之。不数日,丁遂有珠崖之行。

王曾独委顺丁谓,而卒以出谓。蔡京首奉行司马光,而竟以叛光。一则君子之苦心,一则小人之狡态。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