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勃:西汉“执着追梦人”!靠扫地刷存在感,终见大佬曹参
魏勃年轻的时候,一直想拜见齐国丞相曹参,可家里穷,没门路打通关系见到曹参。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每天天不亮就偷偷去给曹参手下一位舍人的家门口打扫卫生。这位舍人觉得奇怪,以为是有什么怪物在捣乱,就暗中观察,终于抓到了正在扫地的魏勃。
魏勃如实说:“我想见曹丞相,可实在没机会,所以来给您扫地,就是希望能通过您见到丞相。”舍人听了,就把魏勃引荐给了曹参。
冯梦龙点评:曹参是出了名的随和宽厚,不是那种摆架子、难接近的官员,可魏勃想见他一面都难成这样,更何况是其他那些高傲摆谱的官员呢!唉,想靠自己的本事结识贵人,真是太难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底层求见贵人,关键在“创机会 露诚意”
魏勃能突破阶层壁垒见到曹参,核心逻辑是“无资源者的破局策略”,可拆解为两层:
1.直面现实困境:底层求见贵人,缺的是“连接渠道”
魏勃的核心难题不是“曹参不愿见”,而是“没有门路让曹参知道自己想拜见”。底层与上层之间存在信息和关系的鸿沟,直接求见根本无法触达,必须找到中间桥梁(舍人),才能打通连接贵人的通道。
2.用“极致行动”传递诚意:以“持续付出”换“被看见的机会”
他没有空等机会,也没有耍小聪明,而是选择“扫地”这种笨拙却真诚的方式——通过长期、主动的付出,引起中间人的注意,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执着和诚意,而非空口说白话。这种“用行动换机会”的方式,既避开了“无钱无势”的短板,又能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态度,最终打动中间人获得引荐。
二、核心启示:没资源没背景时,别空等,用“找切口 拼诚意”创造机会
魏勃的经历,对普通人求职、求人脉、求发展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求职/求合作:没门路时,找“关键中间人”做突破口
若想进入心仪的公司或对接厉害的合作方,直接投递简历、发消息大概率石沉大海。可像魏勃那样,先找到能接触到目标的“中间人”(如公司员工、行业前辈、共同朋友),通过帮对方做事、真诚请教等方式建立联系,再寻求引荐——比如想进某互联网大厂,可先认识厂里的基层员工,帮对方整理行业资料、分享见解,慢慢获得信任后,请求内推,比盲目投简历高效得多。
- 求发展/求指导:没资源时,用“持续行动”展现诚意
想得到行业大佬的指导,别只靠“留言求带”“发消息请教”。可通过“持续输出价值”的行动吸引注意——比如大佬在某平台分享观点,你认真研读后写下深度感悟并@对方;或针对大佬关注的领域,做相关的小研究、小成果分享给对方。像魏勃扫地一样,用长期、有诚意的行动证明自己的态度,比空口说“想学习”更能打动对方。
- 底层破局:放下“面子执念”,用“务实行动”换机会
没背景没资源时,别嫌“小事”不起眼。魏勃放下身段扫地,正是明白“先付出才有机会”的道理。比如刚入职场没资源,可主动帮同事分担工作、主动承担没人愿意做的琐事,在付出中积累人脉、展现能力,慢慢获得更多机会;想创业没资金没人脉,可先从行业小业务做起,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吸引投资人和合作伙伴,逐步打开局面。
简单说就是:“没资源没背景的时候,别等着机会砸头上,也别抱怨没门路。先找到能连接目标的‘小切口’(中间人/小行动),再用持续、真诚的行动付出,一点点换得被看见、被认可的机会。笨拙的坚持比聪明的等待,更能帮普通人突破困境。”
【原文】魏勃
勃少时,尝欲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尝独早扫齐相舍人门,相舍怪,以为物而伺之,得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耳。”于是舍人见勃于参。
曹相国最坦易,不为崖岸者,魏勃犹难于一见如此,况其他乎!吁!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