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点:宋代“断案狠人”!巧治狡仆,一招让恶人自食恶果
罗点(字春伯)担任浙西仓司时,曾代理平江府知府一职。
有一天,一位雇主状告被自己赶走的仆人,说仆人欠了他的钱。经过审问,仆人已经认罪。可这仆人狡猾得很,不甘心就此认罚,反过来想污蔑主人,于是谎称自己曾经和主人家负责送东西的侍女有私情。
罗点随后派人调查,发现仆人说的根本不是真的。他便让仆人详细供述所谓的“通奸罪状”,接着写下判词:“仆人既欠主人的钱,又污蔑主人家的侍女。这事到底有没有虽然没法完全确定,但他自己都已经招供得明明白白,就按通奸罪论处,应当判处徒刑,发配流放。至于那个侍女,等主人之后有诉求时,再彻底追查。”
听到这个判决的人,没有一个不觉得痛快解气的。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惩治狡辩恶人,关键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罗点能轻松治住狡猾的仆人,核心靠两个关键操作:
1.顺水推舟,将恶人的谎言化为定罪证据:面对仆人凭空捏造的污蔑之词,没有直接驳斥,而是假意认可其“自供”的有效性,把仆人用来攻击他人的“武器”,变成了制裁他自己的“罪证”,让对方无从辩驳;
2.模糊焦点,优先惩治已有劣迹的恶人:虽然明知仆人污蔑侍女的事是假的,但不纠结于“是否存在通奸”的事实争议,而是抓住仆人“欠钱认罪 自供奸情”两个关键点,以其自己承认的“罪状”为依据定罪,既惩治了欠薪之罪,也狠狠打击了其污蔑他人的恶行。
这就像对付故意狡辩、倒打一耙的人,不能被对方的逻辑带偏,要抓住对方言行中的漏洞,用他自己的说法反过来制约他,让恶人自食恶果,本质是“借力打力 精准打击”的断案思路。
二、核心启示:遇“恶人狡辩/倒打一耙”,别纠缠,用““抓漏洞 巧反击””破局
罗点的断案思路,对现在应对恶人狡辩、被人倒打一耙等场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面对“犯错后倒打一耙的人”:如果有人犯错被指责,反而编造谎言污蔑他人,别陷入“自证清白”的纠缠,要抓住对方谎言中的漏洞,或者利用其自己承认的部分事实,反过来让对方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 处理“恶意狡辩、混淆是非”的情况:遇到有人故意狡辩、模糊焦点,不要跟着对方的节奏走,要明确核心问题(如对方已确认的错误、已承认的事实),以此为依据进行反击,让对方的狡辩失去意义;
- 应对“职场/生活中的恶意污蔑”:若被人恶意污蔑,先保持冷静,收集对方污蔑的证据(如言语记录、行为痕迹),再抓住对方言行不一的地方,用其自身的逻辑漏洞反驳,让真相浮出水面,同时让污蔑者付出代价。
简单说就是:“遇到恶人狡辩或倒打一耙,别被对方带乱节奏。要精准抓住对方的漏洞或已承认的事实,用他自己的方式反击,让其自食恶果,才能有效惩治恶行,维护自己的权益。”
【原文】罗点
罗点春伯为浙西仓司,摄平江府。忽有雇主讼其逐仆欠钱者,究问已服,而仆黠狡,反欲污其主,乃自陈尝与主馈之姬通。既而访之,非实,于是令仆自供奸状,因判云:“仆既负主钱,又污主婢,事之有无虽不可知,然自供已明,合从奸罪,宜断徒配施行。其婢候主人有词日根究。”闻者莫不快之。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