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轰鸣与电报的嘀嗒声,如同帝国迈向新时代的沉重脚步声,震颤着大地。然而,柏凌云深知,无论经济与交通如何发展,若没有一支真正现代化、能够粉碎一切内外之敌的钢铁雄师,所有的繁荣都将是镜花水月,不堪一击。帝国的陆军也亟待一场更深层次的蜕变,以适应未来更加残酷、技术含量更高的战争。
议题回到了帝**事力量的根基武英殿。但与以往讨论战略战术不同,今日的氛围更像是一所严谨的军校课堂。殿内悬挂着巨大的德军编制结构图、战术操典图解,甚至摆放着几支崭新的、闪着幽蓝光泽的德制步枪及其配套的弹药。大都督柏凌岳、兵部尚书邓安邦和大都督府官员肃立一旁,神情专注。
站在图前侃侃而谈的,是一位名叫马克斯·冯·施特劳贝(Max von Straube)的德国陆军退役上校。他身材笔挺,留着典型的普鲁士军官短须,眼神锐利,在翻译的协助下,向皇帝和帝国最高军事决策层阐述着他的整训方案。
......陛下,诸位将军。贵国陆军在北伐中表现出的勇气与纪律,令人钦佩。然而,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依靠勇气和人数的较量。施特劳贝上校语气严肃,毫不客气,贵军的编制过于臃肿,指挥层级繁琐,后勤体系落后。步兵战术呆板,缺乏散兵线与火力协同的概念。炮兵运用粗糙,与步兵脱节。至于参谋作业、战场通讯、地图测绘,更是亟待建立规范!
他每说一句,都像一根针扎在殿内许多凭经验打天下的老将心上。柏凌岳眉头微皱,他承认对方说的在理,北伐中他也深感旧式指挥的局限,但如此直白的批评仍让他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
柏凌云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要的就是这种一针见血的批评。
上校所言极是。柏凌云缓缓开口,正因如此,朕才不惜重金,请贵国优秀的军官前来。朕要的,不是零星的建议,而是彻底的、系统的改革!请阐述你的计划。
施特劳贝上校点头,指向图表:我们的计划是,择一精锐部队,作为试点,完全按照德意志帝国陆军的标准进行编练,打造成一支样板部队,即帝国陆军第一示范师
其编制,采用德式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职责清晰,指挥流畅。需建立完善之参谋、军需、宪兵、军医、通讯体系。
其装备,他拿起那支德制步枪,将全面换装我国提供的制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迫击炮及克虏伯行营炮。确保火力输出的统一与高效。贵国汉阳厂仿制之步枪,亦需按此标准严格验收。
其训练,他语气加重,将完全依照我国最新版《步兵操典》、《炮兵操典》进行。从单兵射击、战术动作,到班排连进攻防御、步炮协同、土木作业,直至师级规模的野外实兵对抗演习,必须一丝不苟!
同时,他补充道,我们将协助贵国大都督府完善兵棋推演、情报分析、后勤保障流程。并建议开办帝国陆军军官学堂,系统培养新一代军官。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昂贵的计划,意味着对现有军队体系动一次大手术。
柏凌岳深吸一口气,率先表态,他目光灼灼:陛下!臣以为施特劳贝上校所言切中要害!我军若想未来与列强强敌一较高下,此改革势在必行!臣恳请亲自督导第一示范师之整训,率先习得新法!他渴望强军,也渴望亲自掌握这新的战争艺术。
但也有资深将领担忧:陛下,全盘德化,是否会使我军失去自身特点?且德人是否真心实意?其操典战术,又是否完全适用于我国之地形民情?
柏凌云站起身,走到那支德制步枪前,拿起它,熟练地拉动枪栓。
师夷长技以制夷。朕要学的,是其组织、其纪律、其技术、其体系,而非完全变成德军。他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这支军队的灵魂,依然是中华帝国之魂,效忠的依然是朕!至于是否适用,先在示范师验证。效果好,则逐步推广至全军;若有不适,再行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凌峰!
臣在!柏凌峰出列。
着你从京畿卫戍部队及北伐老军中,遴选意志坚定、身体强健、头脑灵活之官兵,组编第一示范师。严明纪律,若有抵触新法、阳奉阴违者,无论军阶,一律汰换!
臣遵旨!
他看向施特劳贝:上校,朕同意你的方案。朕会给予你及你的顾问团在示范师内最大的训练权限。朕要看到一支三个月内脱胎换骨,一年内可堪与欧陆强军媲美的铁军!所需经费、装备,兵部、户部全力保障!
如您所愿,陛下!施特劳贝上校啪地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德意志军礼。
皇帝的意志再次成为最高指令。帝国最精锐的北伐功勋部队之一被选中,改编为帝国陆军第一示范师,驻地设在新京附近某处大型训练场。
接下来的日子,对这支部队而言,无异于一场脱胎换骨的炼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