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城外的战场上,硝烟渐渐散去。
曹操立马于高坡之上,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黄巾军降卒,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战,青州数十万黄巾军尽数被他平定。
其中愿意归降的士兵多达三十余万,随行的百姓更是超过百万。
“主公,降卒和百姓已经清点完毕,请主公示下。”
夏侯惇翻身下马,来到曹操面前拱手禀报。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下方的降卒。
这些人大多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因生活所迫才加入黄巾军,眼中虽有惶恐,却也透着一丝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传我命令,凡是愿意归降的士兵,一律编入军中,不愿从军的,发放粮食和农具,遣返家乡务农。”
“主公英明!”
夏侯惇高声应诺,转身去传达命令。
接下来的数日,曹操开始对降卒进行筛选。
他命许褚、典韦等人负责挑选,将那些身强力壮、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挑选出来,组成一支新的军队,命名为“青州兵”。
这支军队人数多达五万,皆是精锐之士,战斗力极强。
其余的降卒则被遣返。
曹操还下令在青州境内开垦荒地,发放种子,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曹操的仁德。
一时间,曹操的声望在青州境内达到了顶峰,不少有识之士也纷纷前来投奔。
这日,曹操正在府中处理政务,门外突然传来通报:“主公,门外有两人求见,自称荀彧、荀攸,说是从颍川前来投奔。”
曹操闻言,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惊喜。
他早就听闻颍川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素有才名。
荀彧更是有“王佐之才”的美誉,没想到他们竟然主动前来投奔。
“快请!”
片刻后,两名文士缓步走入府中。
为首一人身着白色长衫,面容俊朗,气质儒雅,正是荀彧。
身后那人身着青色长衫,身材略显单薄,眼神中透着睿智,便是荀攸。
两人见到曹操,拱手行礼:“在下荀彧(荀攸),拜见曹公。”
曹操连忙上前扶起两人,笑道:“文若、公达能来投奔,真是如虎添翼啊!快请坐。”
三人落座后,曹操问道:“不知两位先生为何选择投奔我?”
荀彧微微一笑,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唯有曹公心怀天下,体恤百姓。
平定青州黄巾,安抚百姓,此等仁德之举,天下诸侯无人能及。
我等愿辅佐曹公,平定乱世,恢复汉室正统。”
曹操闻言,心中大喜,说道:“若能得两位先生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从今往后,文若便任司马,掌管军中政务。
公达任军师,为我出谋划策。”
荀彧、荀攸连忙起身道谢:“多谢曹公信任!”
自此,荀彧、荀攸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深得曹操信任。
没过几日,又有一人前来投奔。
此人名为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素有谋略。
曹操听闻程昱前来,亲自出门迎接。
程昱见到曹操,拱手道:“听闻曹公平定青州,招揽贤才,在下不才,愿为曹公效力。”
曹操大喜,任命程昱为寿张令,负责地方政务。
随着曹操的声望日益提高,前来投奔的贤才越来越多。
这日,郭嘉、刘晔二人结伴而来。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自幼聪慧,善于谋略,被称为“鬼才”。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出身名门,精通兵法韬略。
曹操见到二人,心中激动不已。
他早就见识过郭嘉的能力,深知其才能。
“奉孝、子扬能来,真是太好了!”
郭嘉笑道:“曹公雄才大略,日后必成大业,我等愿追随曹公,共创一番事业。”
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让他们参与军机要务。
此后,满宠、吕虔、毛玠、于禁等人也纷纷前来投奔。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为人正直,善于断案。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武艺高强,且善于治理地方。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善于理财。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武艺高强,治军严明,是难得的将才。
曹操对这些前来投奔的贤才一一重用,让他们各尽其能。
一时间,兖州境内人才济济。
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谋臣。
武有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于禁等猛将。
势力日益壮大。
这日,曹操召集麾下文武百官,商议日后的发展大计。
府中议事厅内,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
曹操坐在主位上,说道:“如今我军已平定青州,收服青州兵五万,麾下谋臣猛将如云。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发展,还请诸位先生发表高见。”
荀彧率先开口:“主公,如今天子在长安,被李傕、郭汜挟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