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张济坐在一旁,神色却有些凝重,他总觉得今日的宴席透着一股诡异。
酒过三巡,李傕忽然举杯,目光扫过众人:“今日宴请诸位,除了庆功,还有一事要请教樊将军。”
樊稠心中一紧,举杯道:“将军请讲。”
“听闻将军在陈仓城外,放走了韩遂?”
李傕的语气陡然变冷,笑容也瞬间消失。
樊稠心中咯噔一下,连忙起身解释:“将军明察!韩遂当时已是强弩之末,若逼之过急,恐其狗急跳墙。
且我军长途奔袭,粮草不济,故而暂放他一马,日后再图剿灭不迟。”
“一派胡言!”
李别突然从帐后冲出,指着樊稠怒喝,“我亲眼所见你与韩遂私语,神色暧昧,分明是勾结外敌。”
樊稠又惊又怒,转头瞪着李别:“黄口小儿,休要血口喷人。”
就在此时,帐外突然冲进数十名刀斧手,将樊稠团团围住。
樊稠见状,知道今日难以善了,猛地抽出腰间大刀:“李傕,你竟敢设计害我。”
“勾结外敌,罪该万死,还敢反抗?”
李傕冷笑一声,对身旁的亲卫下令,“拿下!”
刀斧手们一拥而上,樊稠挥舞着大刀,左劈右砍,瞬间斩杀数人。
他毕竟是体术流者,体术精湛,寻常士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可李傕早有准备,暗中安排了三名六品体术强者。
三人配合默契,轮番进攻,渐渐将樊稠逼到了角落。
樊稠身上已添数道伤口,鲜血染红了战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望着眼前的李傕,眼中满是绝望和不甘:“我与你一同辅佐董太师,出生入死,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成王败寇,休要多言!”
李傕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动手!”
三名六品强者抓住机会,同时发力。
一柄长枪刺穿了樊稠的胸膛,两把大刀分别砍在他的肩膀和腰间。
樊稠闷哼一声,手中的大刀“哐当”落地,身体缓缓倒下。
斩杀樊稠后,李傕下令将其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示众,威慑群臣。
张济看着樊稠的首级,心中满是寒意,却也不敢表露分毫,只能默默低头饮酒。
心中暗下决心,日后定要远离这是非之地。
此后数日,长安城内人心惶惶。
贾诩屡次劝谏李傕、郭汜:“如今樊稠已除,当安抚百姓,结交贤士,稳固朝政,否则人心离散,恐生变故。”
李傕、郭汜虽生性残暴,却也知道贾诩所言有理。
便下令减免赋税,释放部分被关押的无辜百姓,又征召了一些有学识的名士入朝为官。
渐渐地,长安的局势稍微稳定下来,百姓的怨言也少了几分。
这日,一份急报传入长安皇宫。
东部青州地区的黄巾军死灰复燃,聚集了数十万人马。
头目多达数十人,四处劫掠百姓,焚烧城池,青州境内一片狼藉。
献帝得知消息后,急召李傕、郭汜及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献帝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青州黄巾作乱,百姓遭殃,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李傕、郭汜对视一眼,皆面露难色。
他们麾下的军队虽多,却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百姓,战斗力低下。
且刚刚经历了与西凉军的大战,元气未复,根本无力征讨青州黄巾。
就在此时,太仆朱儁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举荐。
兖州牧曹操,素有谋略,麾下猛将如云。
若派他前往青州平定黄巾,定能马到成功。”
李傕皱了皱眉,他素来忌惮曹操的势力,不愿让其再立战功。
可如今朝中确实无人可用,只能点头同意:“朱太仆所言极是,那就传旨,命曹操率军前往青州平叛。”
旨意很快传到兖州。
曹操接到圣旨时,正在府中与夏侯惇、夏侯渊商议扩军之事。
得知青州黄巾作乱,又接到朝廷的任命,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这是扩充势力的绝佳机会。
“主公,此次前往青州,可是个苦差事啊,黄巾贼寇多达数十万,不易对付。”
夏侯惇担忧地说道。
曹操哈哈一笑,抚着胡须道:“元让放心,黄巾贼寇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缺乏统一指挥。
我等只需制定良策,定能将其剿灭。
更何况,若能平定青州,我军的声望和实力都将大大提升。”
次日清晨,曹操率领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青州进发。
队伍中,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等猛将悉数随行,个个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气势如虹。
沿途之上,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曹操的军队,眼中满是恐惧和期盼。
曹操见状,心中感慨万千,下令军队沿途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磕头,不少青壮年更是主动要求加入曹操的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