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源那一道纯粹的、不带任何善恶色彩的“探究目光”,如同无形的潮水,淹没了整个金王基地外围区域。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奥丁之眼”的“渡鸦”飞行器,引擎保持着低沉的轰鸣,幽蓝的能量武器光芒僵在半空,驾驶舱内的“瓦尔基里”队员们,感觉自己像是被钉在了琥珀里的昆虫,连转动眼球都变得无比艰难。那不是物理上的禁锢,而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面对更高维存在的本能凝滞。
刚刚走下“信天翁”穿梭机的摩根,他那高度电子化的身躯微微震颤,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流变成了一片混乱的雪花,核心处理器疯狂报警,提示遭遇无法解析的“信息奇点”。他试图分析这道“目光”的本质,却只得到一片虚无,仿佛在凝视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属性的深渊。
金王基地内部,孙老和所有工作人员也感受到了那股浩瀚的意志,如同置身于星空之下,渺小感油然而生。但相较于外界的窒息感,基地内部的人员更多是感到一种奇异的“宁静”,仿佛被那目光无意中“庇护”了。
而处于目光焦点中心的刘晓乐,感受最为强烈和复杂。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剥去了所有外在,**裸地悬浮在宇宙真空中。不是**上的暴露,而是意识、记忆、情感,乃至构成他存在的每一条物理规则、每一个化学键合,都被一道温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细细“扫描”着。
眉心处的土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灼热起来,不再是疼痛,而是一种共鸣般的震颤。他“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灵魂——无数细密的、闪烁着淡黄色光泽的“规则丝线”从土珠内部蔓延而出,与自身血肉、骨骼、神经,乃至更微观的细胞、分子、原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些丝线,构成了他与脚下大地、与周围物质世界最基础的联系,也是他刚才能够微调局部规则的“杠杆”。
同时,他也模糊地“感知”到,在自身意识的最深处,在那片由星宿珠力量构成的“规则网络”的源头,似乎连接着某种更加古老、更加浩瀚的东西——一片无垠的、沉寂的、孕育了无数星辰的……“土壤”?那是土曜之力真正的源头?
初源的“注意力”饶有兴致地停留在了刘晓乐眉心那复杂的“规则网络”,以及其连接向未知源头的“通道”上。
在初源那超越人类理解的认知中,这个渺小的碳基生命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复合定义产物”。
他的**,是宇宙物质规则(原子、分子、化学键)与生命演化规则(DNA、细胞、新陈代谢)共同作用的“定义结果”。
他的意识,是复杂神经网络电化学活动与某种……嗯……“信息凝聚效应”结合的“涌现属性”。
他眉心的那颗“土珠”,则是一个外来的、被“预先定义”好的、与“物质稳定性”和“引力相互作用”等底层规则有着深度绑定的“规则插件”或“权限密钥”。
而这个“插件”连接的那个古老源头,其“定义”方式,带着一种……古朴、宏大、且与当前宇宙主流规则略有差异的“风格”。
“有趣。”初源的意识中流淌过这样的信息波纹,“一个被多重‘定义’叠加的‘观察者’。其‘观察’行为,本身也受到‘定义’的限制与赋能。”
它并没有像人类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土曜珠的原理或星宿传承的历史,而是直接“阅读”着刘晓乐这个“复合定义体”在当前状态下的“运行逻辑”和“交互接口”。
随即,初源的“目光”又轻飘飘地扫过外部的“奥丁之眼”和“创世资本”。
在它眼中,“奥丁之眼”的“神孽”武装,是另一种形式的“规则插件”,但其“定义”充满了粗暴的覆盖、扭曲和污染,像是用错误的代码强行修改程序,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权限”,却导致了系统的不稳定和崩溃倾向,显得……“丑陋”且“低效”。
而“创世资本”的科技,包括摩根那改造过的身躯,则是试图在现有规则框架内,通过积累和推演,去“理解”和“利用”规则,其路径更“规范”,但显得过于“迂回”和“缓慢”。
比较起来,刘晓乐身上那种与生俱来(指人类身体)与后天融合(指星宿珠)的“定义”方式,虽然粗糙,却带着一种独特的、与宇宙本身某种古老韵律相契合的“自然感”。
初源那关于“自身是否被定义”的思考,并没有得出答案,但这个思考过程本身,让它对“观察”这个行为,产生了新的兴趣。
它决定,进行一场小小的“观察实验”。
它的“目光”微微偏转,不再是笼罩性的扫描,而是凝聚成了一束极其细微、几乎不可察觉的“规则探针”,轻柔地刺向了刘晓乐眉心那土曜珠与未知源头的连接“通道”。
它想“看看”,这个“通道”的另一端,那个“古老定义”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存在”或“规则集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