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基地外围,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东侧天际,三架造型狰狞、通体漆黑的“渡鸦”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如同来自深渊的怪鸟,悄无声息地悬停在防御半径边缘。
它们机腹下挂载的非制式武器散发着幽蓝的能量微光,那是“奥丁之眼”的“瓦尔基里”特种作战小队——“神孽”武装的载体之一。
一股混合着血腥味、机油味和某种古老腐朽气息的压迫感,即便隔着厚重的复合装甲层,依然让基地内的守卫们心跳加速。
西侧,则是完全不同的画风。一架线条流畅优雅、通体银白的“信天翁”级豪华穿梭机,宛如天鹅般静静漂浮。舱壁上是“创世资本”那个旋转的双螺旋徽记,显得文明而克制。
但穿梭机周围若隐若现的空间扭曲力场,以及其下方投射出的、正在构建某种临时通讯平台的能量光束,无不昭示着其内蕴的、不亚于“奥丁之眼”的尖端科技实力。
一方是磨刀霍霍的屠神者,一方是衣冠楚楚的请神人。
而金王基地,就是那个被双方夹在中间,怀里还抱着个随时可能点燃整个火药桶的“熊孩子”的倒霉蛋。
指挥中心内,红灯闪烁,警报声此起彼伏。
“报告!东侧目标能量等级持续攀升,疑似进行攻击前充能!”
“西侧目标请求建立最高安全级别通讯通道,重复请求!”
“初源意识仍在三号生态区,它……它刚刚让那几株发光的苜蓿开花了,花瓣的脉络在自发组成非线性方程组……”
孙老一巴掌拍在控制台上,震得杯盖跳了一下:“告诉摩根,想谈,就让他的船落地,人下来谈!悬在天上装什么大尾巴鹰!告诉奥丁之眼那帮疯狗,敢开第一枪,老子就把他们的‘渡鸦’拆了做成烧烤架!”
命令被迅速执行。银白穿梭机似乎犹豫了一下,开始缓缓下降,而东侧的“渡鸦”则依旧悬停,能量武器的光芒闪烁不定,威胁意味十足。
就在这时,一直闭目凝神,眉心土曜珠微微发热的刘晓乐,突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瞳孔深处,仿佛有细碎的星芒在旋转、生灭。
“孙老,”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空灵感,“我……我好像‘听’到了一些东西。”
“听到什么?敌人的通讯?”
“不……不是那种‘声音’。”刘晓乐努力寻找着词汇,“是……是‘规则’的低语,是‘物质’的‘倾诉’。”
在刚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在内外交迫的巨大压力下,他眉心的土珠与他自身的意识,以及与冥冥中其他几颗不知道在何方的其他星宿珠(金、木、水、火)之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共鸣。
这种共鸣,不再是简单地借用星辰之力镇压或守护,而是仿佛打开了一扇微小的窗户,让他得以窥见物质世界背后,那浩瀚而复杂的“规则之网”。
他“听”到了基地外围复合装甲板内部,原子核与电子之间那永恒不变的电磁“协奏”,那是物质稳定存在的基石;他“听”到了空气中氮分子、氧分子在做永不停歇的、混乱中蕴含着统计规律的“布朗运动交响乐”;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东侧“渡鸦”飞行器上,那些幽蓝能量武器内部,被强行约束、极度活跃的高能粒子发出的“尖啸”;以及西侧“信天翁”穿梭机周围,那扭曲空间的力场中,时空结构本身被拉伸、压缩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呻吟”。
这不仅仅是感知,更像是一种……理解。一种基于星宿珠传承的、偏向于“玄学”和“感悟”的认知体系,与现代社会基于数学和实验的“科学”认知体系,在他脑海中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并开始产生一种奇妙的、初步的融合。
“土曜,厚德载物,乃万物之基……”刘晓乐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星宿传承中的古老箴言,“原来所谓的‘承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支撑,更是对构成物质的基本规则、基本力的容纳与稳定……现代物理学说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引力……在星宿珠的视角里,它们是不是可以看作不同‘属性’的‘星辰之力’或者说……‘规则权柄’在不同层面的体现?”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下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眉心,尝试着引导土珠那“镇”之领域的力量,不再仅仅是形成物理屏障或重力场,而是更微观地、去“触摸”和“影响”前方一小片空气中,那些氮分子和氧分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那维系着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化学性质的、看不见的“规则之线”。
嗡——
一股无形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力场以刘晓乐为中心扩散开来。指挥中心里的人没有任何感觉,但在那片被他锁定的空气中,微观层面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那些原本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氮分子和氧分子,其运动速度骤然减缓,运动轨迹变得井然有序,仿佛被无形的手梳理过一般。它们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被土曜珠的力量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微调”了,虽然幅度极小,范围也仅限于眼前这一小片,但确确实实改变了那片区域空气的微观物理性质——它的导热率、介电常数在瞬间发生了微小的、可测量的偏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