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公家屋的木窗棂,在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粉笔末在光柱里轻轻飞舞。蓉老师站在讲台前,手里捏着半截粉笔,黑板上写着“算术练习”四个工整的大字。她转过身时,浅蓝色的确良衬衫的衣角扫过讲台,带起一阵淡淡的粉笔灰味。
“今天的作业有点难度,”蓉老师的声音温和却带着认真,她用教鞭敲了敲黑板上的两道题,“大家仔细听我读题,先把题意弄明白再动笔。”
叶不凡坐得笔直,眼睛盯着黑板。第一道题是“队里分玉米,每袋玉米重25斤,分给8户人家后还剩30斤,问原来有多少斤玉米?”第二道更复杂些:“秋收时,叶大伯家收了水稻560斤,比叶三叔家多收140斤,两家一共收了多少斤?”这两道题涉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最近刚教的新知识。
蓉老师读题时,叶春莲已经开始咬铅笔头了,眉头皱得像个小老头;叶碧芬把作业本摊在膝盖上,手指在上面画圈圈,显然没弄明白;叶国趴在桌上,下巴抵着胳膊,眼神飘向窗外的老槐树,心思早就飞到了放学后的铁环上。叶不凡却听得格外认真,他昨天预习时刚做过类似的题,心里已经有了思路,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听懂的同学举手。”蓉老师放下教鞭,目光扫过全班。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叶不凡一个人举起了手。他的胳膊举得笔直,像株挺拔的小玉米,心里甜滋滋的——全班只有他听懂了,这感觉比当老鹰时被大家夸跑得快还要得意。
蓉老师看着只有一只举起的小手,轻轻叹了口气:“没关系,没听懂的同学可以先自己琢磨,实在不会的,放学前可以来问我。但记住,作业要独立完成,不能偷懒。”她顿了顿,目光在每个孩子脸上转了一圈,“学问就像田埂上的草,得自己扎根才能长牢,靠别人扶着是站不稳的。”
放学铃声响起时,大半同学的作业本还是空着的。叶碧芬第一个凑到叶不凡桌边,小辫子上的蝴蝶结蹭着他的胳膊:“不凡哥,你把作业借我看看呗?就看一眼,我实在不会做。”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像只讨食的小麻雀。
叶不凡心里有点犹豫,蓉老师说过不能抄作业。可看着叶碧芬可怜巴巴的样子,他又狠不下心:“就看一眼,看完自己做啊。”他把作业本推过去一点,特意用手挡住自己的答案,“你先看题目思路。”
“知道啦!”叶碧芬欢呼一声,赶紧趴在本子上抄起来,哪里还记得看思路,笔尖在纸上“沙沙”响,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刻进自己本子里。
这边刚抄完,叶春莲也红着脸走过来:“不凡,我……我也不太会,能不能借我参考参考?”她的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叶不凡刚想拒绝,叶国突然从后面凑过来,一把抢过他的作业本:“拿来吧你,大家都是同学,还藏着掖着?”
“你怎么抢啊!”叶不凡想把本子夺回来,可叶国手快,已经把作业本传给了潘港娣。潘港娣又传给叶燕琼,眨眼间,作业本像击鼓传花似的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叶不凡急得直跺脚,却怎么也抢不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家埋头苦抄,嘴里还不停念叨:“抄快点!别让老师知道了!”
叶月英站在一旁,手里捏着自己的作业本,上面只写了第一道题的前两步。她看着大家围着叶不凡的作业本抄得热火朝天,眉头轻轻皱着:“蓉老师说要独立完成,你们这样不好吧?”
“月英姐你傻呀,”叶碧芬头也不抬,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反正不凡哥不会错,抄他的准没错,省得回家被爹娘骂。”叶国也跟着附和:“就是,大家一起抄,老师看不出来的。”
叶月英还想说什么,却被叶春莲拉到一边:“别管了,不然大家都完不成作业,明天老师要罚站的。你要是不会,我抄完借你看?”叶月英摇摇头,默默地回到自己座位,看着眼前的题目,咬着笔尖继续琢磨,夕阳的光落在她的作业本上,映着她认真的侧脸。
叶不凡看着大家都在抄自己的作业,心里的犹豫渐渐变成了得意。全班只有他会做这两道难题,大家都得靠他,这感觉比当“老鹰”时被大家围着还要神气。他索性不再阻止,双手抱在胸前,看着同学们抄作业的样子,连叶国抄完后递还作业本时说了句“谢了啊”,他都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只有叶月英没抄。她直到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作业本上的第二道题还空着一半,铅笔尖被啃得秃秃的。叶不凡路过她座位时,看见她正把写着“560-140=420,420 560=980”的草稿纸揉成一团,重新铺开一张纸演算。“我教你吧?”叶不凡忍不住停下脚步。
叶月英摇摇头,抬头冲他笑了笑,脸颊被夕阳晒得红扑扑的:“不用啦,我再想想,总能想出来的。你快回家吧,晚了要天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叶不凡愣了愣,挠挠头转身走了,心里莫名有点不是滋味,好像刚才的得意被什么东西轻轻敲了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