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春,博望坡的硝烟刚散,新野的街巷就飘起了庆功的酒香;襄阳的州牧府里,锦绣宴席下却藏着猜忌的暗流。刘备的青龙偃月刀刚斩退曹军的骄狂,却斩不断寄人篱下的束缚;刘表的玉杯里盛满了庆功的酒,却装不下北伐许都的雄心。乱世里的“机遇”与“隐忍”,在庆功宴的觥筹交错中碰撞,在归途的马蹄声里沉淀,最终化作刘备“髀肉复生”的一声长叹——而这声叹息,不是消沉,是壮志未酬的蛰伏。
一、新野欢腾:百姓沿街庆胜利 使者临门邀赴宴
博望坡大捷后的第三日,新野的街巷被喜庆的氛围裹着。百姓们提着酒壶、捧着糕点,围在刘备的府邸外,有的还自发组织了舞龙队,锣鼓声从街头传到街尾。“刘将军胜了!曹兵不敢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举着酒碗,笑得眼角皱成了褶子——之前曹军来犯时,他的儿子差点被抓去当壮丁,是刘备的士兵救了他。
府邸内的校场上,吕子戎正带着士兵练“寒山十八段”的基础招式。士兵们手持木剑,跟着他的动作起落:“沉肩坠肘,内力运至剑尖,别用蛮力!”他的影匿剑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徐庶传承的精髓,士兵们虽还显生涩,却已有了几分章法。
关羽站在一旁,青龙偃月刀斜背在身后,时不时指点士兵:“出剑要快,收剑要稳!对付曹兵,就要一招制敌!”张飞则扛着丈八蛇矛,在另一边教士兵练“横扫千军”,吼声震得校场的尘土都在颤。
“将军!襄阳来使者了!”亲兵匆匆跑进校场,手里捧着一封烫金请柬,“刘荆州说,听闻将军在博望坡大败曹军,特意在襄阳设庆功宴,请您明日赴宴。”
刘备接过请柬,指尖抚过“刘表”二字,眉头微蹙——博望坡胜后,他声望大涨,刘表此时邀宴,怕是不只为庆功,更想试探他的心思。
“大哥,这宴不能去!”张飞放下蛇矛,大步走来,“蔡瑁那小人之前还派人杀你,现在又设宴,定是没安好心!”
“三弟,不可冲动。”关羽按住他,声音沉稳,“刘表是荆州之主,我们寄人篱下,若不去,反倒落人口实,说我们心怀异心。”
吕子戎也上前道:“将军,去是要去,但需多加防备。末将愿随您去襄阳,再带五百精锐,以防不测;子龙将军可留守新野,整顿防务,防止曹兵或蔡瑁的人趁机偷袭。”
刘备点头:“好!就按子戎说的做。明日,我带云长、子戎赴宴,翼德、子龙留守新野。记住,无论襄阳发生什么,新野都不能失——这是我们唯一的根基。”
二、襄阳赴宴:刘表设宴藏试探 蔡瑁寻衅显敌意
次日清晨,刘备骑着的卢马,关羽、吕子戎各带两百精锐,往襄阳而去。一路上,刘备看着荆州的田野——麦苗青青,百姓们在田间劳作,一派安稳景象,心中却愈发感慨:若能北伐许都,迎回献帝,天下百姓就能早日脱离战乱之苦。
襄阳的州牧府外,刘表已带着文武百官等候。他穿着青色官服,手持玉圭,脸上堆着笑容,握着刘备的手道:“贤弟,博望坡一战,你以五千兵马败曹操五万大军,真是为我荆州长了志气!走,我们入席!”
宴席设在府内的花园,青石铺地,牡丹盛开,十几张桌案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刘备坐在刘表身边,蔡瑁、蒯越等谋士坐在两侧。蔡瑁看着刘备,眼神里满是敌意,端着酒杯道:“刘将军,听闻你麾下猛将如云,关将军的青龙偃月刀、张将军的丈八蛇矛,都能万夫不当。今日庆功,不如让关将军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是想让关羽出丑——若关羽拒绝,就是不给刘表面子;若答应,又怕失了刘备的分寸。关羽刚想起身,却被刘备按住:“德珪说笑了,今日是庆功宴,不谈武艺,只论情谊。”
刘表也打圆场:“贤弟说得对,喝酒喝酒。”他给刘备斟了杯酒,话锋一转,“贤弟,博望坡败了曹操,他短期内不会再攻荆州。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刘备心中一动——这是试探,也是机会。他放下酒杯,语气诚恳:“兄长,曹操虽败于博望坡,却已吞并青州、冀州,实力未损。如今他正率军北上,攻打袁谭、袁尚,许都空虚。我们若趁机率荆州之兵,北伐许都,迎回献帝,不仅能匡扶汉室,还能让荆州声威远播。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这话一出,花园里瞬间安静下来。刘表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眼神闪烁:“贤弟,你的心意我懂。可……江东的孙权蠢蠢欲动,近日正整军备战,恐会袭扰荆州东部。若我们北伐许都,孙权趁机来攻,荆州就危险了。不如……先保境安民,等局势明朗再说。”
刘备心中一凉——他知道,刘表怕的不是孙权,是他趁机壮大实力,威胁荆州的统治。蔡瑁也连忙附和:“刘荆州说得对!孙权小儿野心勃勃,我们若北伐,他定会来偷袭。刘将军,你还是安心守新野,抵御曹操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