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冬,新野的寒风卷着沙尘,拍打着刚修好的城墙;曹营的旌旗映着残阳,在樊城的郊外展开阵型。曹操的忌惮化作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困住了刘备的兵马;徐庶的智谋凝成破阵的良策,托住了新野的希望。这一战,既是徐庶在刘备麾下的“首功”,也是他“离去”的伏笔——武侠的刀光剑影里,藏着谋士的算无遗策,也藏着乱世的身不由己。
一、曹营点兵:孟德忌才遣大将 仁典率军伐新野
许昌的丞相府里,曹操揉着眉心,案上摊着新野的情报:“刘备在新野招募士兵,已得五千余人,吕子戎整顿防务,徐庶(单福)为其谋划,近日又收服南阳名士数人,羽翼渐丰。”
“主公,”程昱站在一旁,眼神阴鸷,“刘备本就有仁厚之名,如今得了徐庶这等谋士,若再让他发展下去,必成我南征荆州的大患。不如趁他根基未稳,派大将率军讨伐,一举灭了他!”
曹操点头,目光扫过麾下将领:“仲康(许褚)需守冀州粮道,文远(张辽)需镇邺城,只能派子孝(曹仁字)和曼成(李典字)去了。”他看向曹仁、李典,“子孝,你率三万大军,带‘八门金锁阵’图,去攻新野;曼成,你为副将,辅佐子孝,务必破了新野,擒住刘备和徐庶!”
曹仁躬身领命,脸上满是自信:“主公放心!我这‘八门金锁阵’,是从袁绍旧部那里得来的阵法,需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布防,阵中暗藏精锐,刘备的乌合之众,定破不了此阵!”
三日后,曹仁、李典率三万大军,抵达新野城外三十里的樊城,扎下营寨。探马将消息传回新野,议事厅里瞬间紧张起来——刘备麾下只有五千兵马,兵力悬殊,且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众人闻所未闻。
“大哥,怕他什么!”张飞提着丈八蛇矛,怒喝出声,“我带一千骑兵,去冲他的阵,定能破了那什么‘金锁阵’!”
“三弟,不可冲动。”关羽按住他的肩膀,声音沉稳,“曹仁乃曹操麾下名将,那阵法若真厉害,硬冲只会白白牺牲。”
刘备看向徐庶,眼神带着期许:“先生,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你可有破解之法?”
徐庶沉吟片刻,指尖在案上的地图画着阵法的轮廓:“此阵我曾在恩师李寒山的兵书里见过,按八卦方位布防,‘生门’为阵眼枢纽,‘死门’为陷阱出口。若能找到‘生门’,派猛将率军杀入,搅乱阵眼,再从‘死门’杀出,即可破阵。只是……需先探出‘生门’的位置。”
吕子戎补充道:“末将已派斥候去查曹营动向,据回报,曹仁的阵前有八面旗帜,分别对应八门,旗帜的颜色会随阵形变化,‘生门’的旗帜是青色,‘死门’是黑色。”
徐庶眼中闪过亮光:“好!有了这个线索,破阵就有把握了。子龙,你枪法精湛,且懂八卦方位,明日你率一千精锐,从‘生门’杀入;云长,你率一千骑兵,在‘死门’外埋伏,等子龙搅乱阵眼,就率军冲入;翼德、子戎,你们随我和主公,在阵外接应,防止曹兵突围。”
二、阵前对峙:仁典摆阵耀威风 元直观阵识破绽
次日清晨,新野城外的平原上,曹仁的三万大军摆开“八门金锁阵”——士兵们按八卦方位站立,八面旗帜在阵前飘扬:休门红、生门青、伤门紫、杜门白、景门蓝、死门黑、惊门黄、开门灰。阵中每隔十步,就有一名持盾士兵,盾后藏着弓弩手,还有手持长刀的精锐,随时准备斩杀冲入阵中的敌人。
曹仁骑着马,站在阵前,对着新野城门大喊:“刘备!你若识相,就出城投降,我还能饶你一命;若顽抗,我这‘八门金锁阵’,定让你全军覆没!”
刘备骑着的卢马,与徐庶、关羽、张飞、吕子戎站在城门上。徐庶拿着望远镜(虚构改良的青铜望山镜),仔细观察阵形,忽然指着阵前的青色旗帜:“将军,那青色旗帜就是生门,但曹仁在生门附近藏了三百精锐,都是善使长刀的死士,子龙需小心应对。”
赵云提着龙胆亮银枪,翻身下马,对着刘备躬身道:“将军放心!末将定能破阵!”他翻身上马,率一千精锐,往阵前而去。
“赵云!你不过是刘备的跟班,也敢来破我的阵?”曹仁冷笑,挥手道,“启动阵法!”
阵中的士兵开始移动,八面旗帜的位置缓缓变化,阵形像一个旋转的八卦,让人眼花缭乱。赵云却不为所动,目光死死盯着青色旗帜,催马冲了过去。
“放箭!”阵中的弓弩手射出箭雨,赵云挥枪格挡,枪尖挑飞箭支,“百鸟朝凤枪·凤舞九天”使出,枪尖如凤喙,瞬间挑飞两名持盾士兵,冲进了生门。
生门内的三百死士,握着长刀,围了上来,“长刀阵·连环斩”使出,刀光如墙,直劈赵云。赵云勒住马,龙胆亮银枪横扫,枪尖扫过,死士的长刀纷纷被挑飞,再顺势刺出,枪尖穿透两名死士的胸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