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的春,来得比往年迟。关中的宫墙还在燃烧,汉献帝的哭声被火光吞没;兖州的麦田刚泛绿,就被兵戈踏碎;吕布的赤兔马踏过荒野的寒霜,却找不到一处安稳的容身地。贾诩的算计、陈宫的执念、刘备的宽厚,在这个多事之春,交织成乱世更深的混沌——皇权成了傀儡,忠义成了赌注,连英雄的漂泊,都成了乱世里最寻常的注脚。
一、关中乱:贾诩毒计挑嫌隙 李郭焚宫囚汉主
长安的皇宫里,李傕正搂着献帝的嫔妃,坐在龙椅上饮酒。琥珀色的酒液洒在龙袍上,他却毫不在意,反而搂着嫔妃的腰,笑得满脸油腻:“陛下的女人,就是比民间的娇俏!”
嫔妃吓得浑身发抖,却不敢挣扎——自去年李傕、郭汜攻破长安,杀了王允,就把献帝当成了摆设。起初两人还维持着表面的“恭敬”,可自从上个月贾诩“无意”间对李傕说“郭汜私下抱怨您占了太多好处,连陛下的赏赐都要分走一半”,又对郭汜说“李傕偷偷联络袁绍,想卖了您换富贵”,两人的嫌隙就像野草般疯长,如今更是彻底撕破脸,连皇宫都成了他们享乐的地方。
“李傕!你竟敢亵渎后宫!”郭汜提着大刀,带着一队士兵冲进来,看到龙椅上的场景,怒不可遏,“这皇宫是陛下的,不是你享乐的地方!”
李傕醉醺醺地抬头,冷笑一声:“郭汜,你少装好人!前日我还看见你把陛下的御酒偷回府里,怎么?只许你作恶,不许我快活?”
“你胡说!”郭汜气得脸色通红,挥刀就向李傕砍去,“今日我就杀了你这小人!”
李傕连忙推开嫔妃,拔出腰间的佩剑格挡。两人在大殿上厮杀起来,士兵们也跟着动手,桌椅被掀翻,龙案被劈碎,名贵的瓷器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献帝躲在屏风后,看着眼前的混乱,泪水无声地滑落——他是大汉的天子,却连自己的嫔妃、宫殿都护不住,只能像只老鼠一样躲着。
“别打了!再打,宫殿就要塌了!”贾诩匆匆走进来,假惺惺地劝架,眼中却闪过一丝算计。他要的就是李郭内斗,只有他们乱了,关中才会更乱,他才有机会在乱中寻找新的靠山。
可李傕、郭汜早已杀红了眼,根本不听劝阻。李傕一剑刺中郭汜的胳膊,郭汜疼得怒吼一声,反手一刀,砍中了李傕的肩膀。鲜血溅在龙椅上,染红了明黄色的绸缎,像一朵丑陋的花。
“烧了它!这破宫殿,留着也没用!”郭汜气急败坏,下令士兵纵火。
士兵们早就对皇宫的珍宝垂涎三尺,闻言立刻四处点火。很快,宫殿的梁柱就燃起了大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将夜空染成了红色。
“陛下!快走!”内侍们拉着献帝,从后门逃出皇宫。可刚出皇宫,就被李傕的士兵拦住——李傕怕郭汜掳走献帝,早就派人守住了所有出口。
“把陛下带回我的营中!”李傕捂着伤口,下令道,“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献帝就这样被李傕的士兵押着,像囚犯一样,关进了李傕的军营。后宫的嫔妃、宫女,有的被士兵掳走,有的葬身火海,曾经威严的皇宫,如今只剩下一片火海与废墟。
郭汜看着燃烧的宫殿,又看了看被李傕掳走的献帝,心中不甘,也下令:“把朝廷的官员都抓起来,押回我的营中!没有官员,李傕就算有陛下,也成不了事!”
一时间,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士兵劫掠百姓,官员被抓,火光与哭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乱世最残忍的景象。
二、温侯援:献帝密使传血诏 吕布兵败荒野寒
李傕、郭汜囚献帝、焚宫殿的消息,半个月后传到了兖州濮阳。吕布正与陈宫商议如何壮大兵力,听闻消息,心中一动——若能以“勤王”为名,救出献帝,不仅能洗刷“三姓家奴”的骂名,还能借献帝的名义招揽诸侯,说不定能成就一番霸业。
“先生,陛下蒙难,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吕布握着方天画戟,语气带着几分激动,“我想率军西进,解救陛下!”
陈宫皱了皱眉,心中却有顾虑:“主公,我们现在只有一万兵马,李傕、郭汜有十万凉州兵,兵力悬殊太大,恐难取胜。而且,兖州刚占不久,根基未稳,若主力西进,恐被曹操偷袭。”
可吕布早已被“勤王”的念头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陈宫的劝阻:“曹操刚撤军回兖州,短期内不会来犯。至于兵力,我吕布武艺高强,只要能救出陛下,天下诸侯定会响应我!”
正说着,一个穿着破烂宫服的人,偷偷来到濮阳城,自称是献帝的内侍,带来了献帝的血诏——诏书上,献帝用鲜血写着“李郭作乱,囚朕于营,望吕温侯速来救驾,复我汉室”,字迹潦草,却透着绝望。
其实这血诏,是献帝趁李傕不注意,偷偷让内侍写的,他知道吕布是杀董卓的功臣,也是当时唯一可能来救他的诸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