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岁末,徐州的雪裹着未干的血,落在郯城的断墙上;兖州的风带着吕布的兵戈声,催着曹操撤军的马蹄;常山隐落山的孤坟前,赵雄的身影映着寒月;江东庐江的庭院里,周瑜与吕莫言的棋声伴着乱世的低语。一场撤军、一次投奔、一夕病逝、两处牵挂,在这个冬天,织就了徐州易主、英雄漂泊的序曲。
一、郯城战:于禁先锋抗张飞 孟德撤军忧兖州
曹操决定撤军的前一日,为了挽回几分颜面,也为了试探徐州守军的虚实,他下令让军司马于禁率五千兵马,最后一次攻打郯城东门。
于禁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刀,骑着一匹黑马,立于阵前。他是曹操麾下最早的将领之一,素来以“治军严、善攻坚”闻名,此次作为先锋,更是憋着一股劲——若能攻破东门,哪怕只是撕开一道口子,也能让曹操在撤军时少些狼狈。
“传我将令!全力攻城!”于禁一声令下,曹军士兵推着云梯,扛着攻城锤,朝着郯城东门冲去。箭雨如蝗,落在城墙上,溅起一片片雪尘与石屑。
城楼上,张飞握着丈八蛇矛,见曹军来攻,怒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尔等鼠辈,也敢来送死!”他亲自率军守城,蛇矛一挥,将云梯上的曹军士兵挑飞,尸体重重摔在城下的雪地里,染红了一片白雪。
“张将军,让某来会会他!”于禁见状,拍马出阵,长刀直指张飞,“我乃曹公麾下于禁,特来取你首级!”
张飞冷笑一声,提着蛇矛,从城上顺着绳索滑下,翻身上马:“来得好!看某今日不挑了你这无名小辈!”
两人策马对冲,长刀与蛇矛碰撞,发出“铛”的一声巨响,震得周围士兵耳膜发麻。于禁的刀法沉稳,招招直指要害,却不贪功冒进;张飞的蛇矛刚猛霸道,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想一举击溃对手。
“好个于禁!竟能接某三矛!”张飞见三招都未拿下于禁,心中暗惊——他本以为这曹军将领不堪一击,却没想到对方如此难缠。
于禁也暗自佩服:张飞的力气远超常人,自己的手臂已隐隐作痛,若再斗下去,恐怕难以支撑。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一旦撤退,曹军的士气会更颓,他必须顶住。
两人战至二十回合,于禁渐渐落入下风,却依旧咬牙坚持,刀法丝毫不乱。城楼上的刘备见张飞久战不下,担心有失,下令鸣金收兵:“翼德,曹军锐气已挫,不必再战!”
张飞闻言,虚晃一矛,勒马后退:“于禁!今日算你走运,改日再与你一决高下!”
于禁也不追赶,勒住马缰,看着张飞退回城内,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虽未取胜,却也顶住了张飞的猛攻,保住了曹军的颜面。
次日清晨,曹军拔营撤军,于禁率部断后。他看着郯城的城门缓缓关闭,心中暗下决心:下次再随曹公来战,定要攻破此城,立下大功。
曹操的大军一路向西,朝着兖州疾驰而去。他坐在马背上,想起于禁的表现,嘴角露出一丝欣慰——这个将领,日后必成大器。但很快,他又皱起眉头:吕布在兖州的动作越来越大,若不能尽快赶回,兖州恐将不保。
二、吕布投:李郭破阵走温侯 玄德迎客怒翼德
就在曹操撤军回兖州的同时,吕布在濮阳的兵马,遭到了李傕、郭汜派来的凉州兵袭击。
李傕、郭汜杀了王允后,一直想除掉吕布这个“杀董卓的逆贼”,听闻吕布在濮阳集结兵马,便派部将张济率领三万凉州兵,突袭濮阳。凉州兵常年在边疆作战,勇猛善战,再加上吕布的兵马多是临时收拢的,训练不足,很快就被击溃。
“撤!快撤!”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在乱军中厮杀,银甲已被鲜血染红,赤兔马的马蹄也沾满了血污。他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心中满是绝望——从长安逃出来,投袁绍被猜忌,想占兖州又遭凉州兵袭击,他就像一只丧家之犬,在乱世里无处可去。
“主公,如今只有徐州的刘备能容我们了!”陈宫跟在吕布身边,大声喊道,“刘备仁义,又刚解徐州之围,或许会接纳我们!”
吕布点点头,勒转马头,朝着徐州的方向疾驰而去。赤兔马速度极快,很快就甩开了凉州兵的追兵,只剩下吕布、陈宫和几百名残兵,朝着徐州漂泊而去。
半个月后,吕布的队伍抵达徐州下邳城外。他让人去通报刘备,说自己前来投奔。
刘备听闻吕布来投,连忙带着关羽、张飞出城迎接。他知道吕布武艺高强,若能接纳他,既能增强徐州的兵力,又能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宽厚”。
“温侯远道而来,辛苦矣!”刘备走上前,拱手道。
吕布翻身下马,看着刘备,眼中满是感激,却口无遮拦:“贤弟不必多礼!某今日来投,全仗贤弟收留!”
他本想拉近关系,却没想到这话一出,张飞立刻怒了,提着丈八蛇矛,上前一步:“你这三姓家奴!先后投靠丁原、董卓,又叛袁绍,如今还有脸来投我家兄长!看某今日不戳烂你的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