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春·过五关途中)
曹营外的官道上,春风卷着新麦的嫩绿掠过田埂,却吹不散离别的沉郁。关羽牵着赤兔马立在营门,青龙偃月刀斜背在身后,刀尾的桑丝缠绳是去年陈婆婆在徐州护民学堂编的,绳结里还藏着半粒湖桑种——那时陈婆婆攥着他的手说“带着桑种,就像带着流民的念想,到哪都记着护民的本分”,如今这粒种嵌在绳缝里,倒成了他寻兄路上最沉的慰藉。
曹操亲自送他到营门,手里捧着件猩红锦袍、一匣沉甸甸的黄金,锦袍上绣着金线流云,在春日里晃得人眼晕:“云长,此去冀州路途艰险,锦袍御寒,黄金做盘缠。若哪天想回来,曹营永远有你的位置,比跟着刘备受苦强。”
关羽接过锦袍反手披在肩上,墨绿色的旧袍衬着红锦,倒有几分醒目。他却把黄金推回曹操手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丞相厚意,云长铭记在心。锦袍我留着,黄金还请分与营外的徐州流民——他们离乡背井,有的还揣着去年的湖桑种,正缺粮种度日,比我更需此物。”说罢,他翻身上马,赤兔马的鬃毛在风里扬起,对着曹操拱了拱手,“丞相保重,他日若有机会,云长再报今日之恩。”
马蹄声“嘚嘚”远去,刚行十里地,路边桑林里忽然冲出十几个精壮汉子,为首的是关羽在徐州认识的旧部周福,手里握着柄磨得发亮的桑木杆长枪,枪尾缠着半缕桑丝绳:“将军!我等听闻您要去寻玄德公,特来相从!这些兄弟都是徐州流民里的青壮,去年您护我们种桑田、挡曹兵,我们没齿难忘,愿跟着您护民寻兄,刀山火海都不怕!”
关羽勒住马,目光扫过汉子们腰间——每人都系着个半旧的布袋,袋口露出几粒湖桑种,是去年他按人头分的,如今还被小心藏着。他心里一暖,声音放柔了些:“既然有心护民,便跟我走吧。记住,路上见流民受难,需出手相助,不可伤及无辜——咱们寻兄是真,护民更是本,忘了这点,就别跟着我。”
又行半日,途经一处破败的流民屋,远远就听见孩童的哭声,混着兵卒的呵斥。近前一看,竟是廖化正护着五个徐州流民孩童,与三个袁兵对峙——廖化去年在徐州被曹兵打散,带着孩童往冀州寻刘备,刚到这里就被袁兵拦下,说要抓孩童去“养两年当炮灰”。
“住手!”关羽催马上前,青龙偃月刀鞘轻轻一磕,就把袁兵的刀挑飞,刀“哐当”落在地上,震得尘土乱飞。他声音沉冷,却没立刻动手:“光天化日,欺负流民孩童,算什么本事?若缺兵卒,便去前线抗曹,拿孩子撒气,算不得英雄!”
袁兵见是关羽,吓得脸都白了——早听说此人在白马坡万军之中斩颜良,哪还敢停留,爬起来捡了刀就跑,连“袁公令”的狠话都忘了说。廖化对着关羽拱手,眼里满是激动:“将军!我是廖化,当年在徐州您还教过我练‘护芽式’!这些孩子手里还攥着吕壮士分的桑苗种,说要种给玄德公看,让皇叔知道咱们没丢护民的念想!”
关羽翻身下马,摸了摸最小的孩童狗蛋的头,见他手里的桑种袋用“护苗结”系着,歪歪扭扭却扎实,是晓月当年教流民的编法。他欣然应允:“既如此,便一起走。路上你多照看着孩童,别让他们冻着饿着。”
第一关:东岭关·护种斩孔秀
走了三日,众人抵达东岭关。守将孔秀满脸横肉,率着十几个兵卒拦在关前,手里的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目光扫过流民孩童手里的桑苗种袋时,眼里满是贪婪,像盯着猎物的豺狼:“奉袁公令,凡过此关者,需留下买路钱!你这队流民穿得破破烂烂,看着就穷,不如留下当民夫,再把手里的桑种交出来抵路钱——袁公正缺粮种,这玩意还能换几两银子!”
关羽勒住马,眉头拧成一团:“流民是去冀州寻亲的,桑种是他们开春的念想,是去年从徐州带出来的命根子,岂容你强夺?我乃汉寿亭侯关羽,奉丞相令去冀州,你敢拦我?”
孔秀却冷笑一声,突然挥刀指向最年幼的狗蛋,刀风凌厉,直逼孩子胸口:“丞相的令?我看你是通敌叛逃!今日若不留下流民和桑种,我就先斩了这小的立立威,让你知道东岭关谁说了算!”
狗蛋吓得往后缩,躲在廖化身后,却死死攥着桑种袋不肯松手,小脸憋得通红:“这是我的桑种!要种给皇叔看的,不能给你!”
“住手!”关羽怒喝一声,青龙偃月刀倏然出鞘,刀身泛着冷光,精准挡住孔秀的刀。他用的是赵雄当年教的“护民刀法”,刀招只攻孔秀手腕,不伤人要害,怕误伤到旁边的流民:“流民何辜?孩童何辜?桑苗种是他们的命,你敢伤他们,我定不饶你!”
孔秀却不听,刀势更狠,竟调转方向,要劈向狗蛋怀里的桑种袋——他知道这是流民的软肋,毁了桑种,流民就没了念想,更容易拿捏。关羽眼神一凛,刀势陡变,“护肩式”转“斩佞式”,青龙偃月刀贴着孔秀的刀身滑过,刀刃像风一样掠过他的咽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