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十六年冬末,潼关的血染红了残雪,建业的夯土堆起了新城,涪县的酒碰响了盟约。曹操的一封涂改信,拆开了韩马联军的裂痕;孙权的一纸迁都令,奠定了江东的根基;吕莫言的一壶闷酒,捅破了礼法的窗户纸;刘备的一路恩德,埋下了取蜀的伏笔。乱世的棋局上,计谋、野心、情意与隐忍交织,每一步落子,都牵动着千里之外的风云。
一、离间计成:涂改书信生嫌隙 韩马反目自相残
潼关曹营的中军帐内,贾诩手持一封书信,对曹操道:“丞相,此乃写给韩遂的‘密信’,属下已按计在关键处涂改,故意留下‘与马超决裂’‘愿献潼关’等模糊字样,只需让马超截获,必能让二人反目。”
曹操接过书信,见字迹模仿韩遂的亲信,涂改处墨迹潦草,像是怕被人发现而匆忙掩盖,满意点头:“好!就派细作扮成韩遂的人,故意让马超的士兵‘擒获’,再命徐晃在阵前挑战韩遂,加深马超的疑心。”
次日清晨,马超的营中果然“擒获”了一名曹营细作,搜出了那封涂改信。马超展开一看,见信中“若能斩马超首级献于丞相,定封你为西凉牧”“潼关守军已备好内应”等字样被涂改,却仍能辨认,顿时怒不可遏:“韩遂老贼!我待你如叔父,你竟暗中通曹!”
恰在此时,徐晃率军在韩遂营前叫阵:“韩遂!你与丞相约好献关,为何迟迟不动手?若再拖延,休怪我踏平你营寨!”
韩遂闻言大惊,正要出面辩解,马超已率亲兵冲了过来,虎头湛金枪直指韩遂:“老贼!拿命来!”
“贤侄!你误会了!是曹操的离间计!”韩遂慌忙拔剑格挡,心中又气又急——他虽有私心,却从未想过通曹,如今百口莫辩。
两人刀枪相交,瞬间战在一处。西凉联军的部将见状,有的站在马超一边,有的护着韩遂,本就松散的联盟瞬间分裂,营中乱作一团。曹操在高台上看得真切,大手一挥:“全军出击!”
许褚、徐晃、张辽率军如潮水般冲向西凉营寨,曹军的喊杀声震天。西凉军自相残杀后士气大跌,哪里抵挡得住曹军的猛攻?杨秋见势不妙,率部投降;李堪、成宜战死;韩遂被马超一枪挑伤臂膀,率残部逃往凉州;马超虽勇猛,却独木难支,只得带着亲信突围,往汉中投奔张鲁而去。
潼关之战,以曹操大胜告终。曹操站在潼关城楼上,望着西凉的方向,冷笑道:“马超小儿,若再敢来犯,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随即下令:“留夏侯渊守潼关,安抚关中百姓;蒋欲川随我回邺城,论功行赏!”
二、吴侯迁都:秣陵筑城定基业 石头雄关锁长江
就在曹操平定潼关的同时,建业(原秣陵)的工地上,数万工匠正在日夜赶工——孙权已下令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至秣陵,并改名为“建业”,取“建立霸业”之意。
这日,孙权带着鲁肃、吕莫言等人视察工地。只见长江边的石头山上,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 石头城:依山而建,周长七里,城墙用青石砌成,高五丈,厚三丈,临江一侧设“烽火台”,可远眺长江上下游的动静;
- 内城:位于石头城东侧,设宫城、府衙、军营,街道纵横,规划整齐;
- 外城:环绕内城,设民居、市集、粮仓,已聚居了不少从京口迁来的百姓。
“子敬,你看这石头城如何?”孙权指着临江的城墙,语气中满是自豪。
鲁肃拱手道:“吴侯英明!秣陵地处长江下游,扼守江防,东可防海寇,西可拒荆州,北可窥淮南,在此建都,可保江东百年基业!石头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更是江上屏障,曹操若想南渡,难如登天!”
吕莫言却心不在焉——自潼关之战消息传来,他再次劝孙权出兵合肥,却仍被孙权以“新都未建,不宜动兵”驳回,心中满是郁闷。孙权看在眼里,拍了拍他的肩:“莫言,迁都乃江东大事,比取合肥更重要。待建业安定,我自会让你领兵出征——你暂住的大乔府邸,已迁到建业的秦淮河畔,离宫城不远,也好让你继续‘照料’大乔夫人。”
吕莫言心中一凛——孙权这话看似信任,实则仍在监视他,用“照料大乔”之名牵制他的声望。他躬身应道:“末将遵令。”
迁都之事定后,大乔、小乔也随迁到建业。秦淮河畔的新府邸,比吴郡的旧宅更宽敞,西跨院与主院仅一墙之隔,柳丝垂落,更添了几分暧昧的距离——孙权的刻意安排,让这段本就紧绷的关系,愈发危险。
三、醉酒越礼:闷酒浇愁失分寸 罗帐春暖破防嫌
建业的秦淮河畔,夜色渐浓。吕莫言独自一人坐在西跨院的石桌上,面前摆着一壶烈酒——他刚从宫城回来,孙权不仅拒绝了他出兵淮南的请求,还暗示他“少管军政,多顾府中事”,明摆着是因他声望太高而刻意打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