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寒雪轻落在西安城头,虽不及腊月那般刺骨,却也将城墙角的几枝血梅催得绽出艳色,花苞顶着雪粒,从墙头探出来争奇斗艳。一辆明黄马车顺着朱雀大街缓缓行来,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浅痕,路边百姓纷纷跪伏在地,棉帽上落满雪沫也浑然不觉,一声声 “恭送陛下”“陛下珍重”“早日凯旋” 顺着寒风飘向车厢。
朱由检掀开暖帘,目光扫过满地跪伏的身影,喉结微顿,扬声道:“都起来吧!天冷,快些回家去,不必送了!”
可百姓们像是没听见似的,呼声反倒更高了些,此起彼伏的 “陛下珍重” 裹着雪风,撞得车帘轻轻晃动。朱由检无奈地摇了摇头,指尖碰了碰帘上凝结的薄冰,终究还是缩回了车里。
马车行至城门,两道身影正立在雪地里等候。左侧是温体仁,一身紫色官袍衬得他双鬓的白发愈发显目,虽立在寒风中,脊背却挺得笔直;右侧是位清雅高丽的女子,正是岳承嗣的妻子温夫人,素色棉裙裹着浅淡孕态,眉眼间藏着几分担忧。
朱由检再次掀帘,声音透过风雪传来:“西安之事,便交托二位了。” 他先看向温夫人,语气软了几分,“温夫人既有身孕,好生在府中休息便是,内宅琐事不必操劳。” 接着转向温体仁,目光沉了沉,“陕西、山西、甘肃的城防、粮道、流民安置,便全拜托温大人全权负责。”
说罢,他竟微微躬身,抬手作揖。温体仁瞬间大惊,忙上前一步扶住:“陛下万万不可!此举折煞老臣了!若此中稍有疏漏,老臣定提头来见,以死明志!”
朱由检看着他眼中的恳切,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便回去吧,天冷。”
待温家二人退到一旁,朱由检放下车帘,朝车外沉声道:“起驾。”
王承恩立刻站在车头,尖细的嗓音刺破风雪:“起驾 ——!”
数千人马浩浩荡荡,马蹄踏碎积雪的声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颤,明黄马车裹挟在玄色队伍中,缓缓朝着宁夏方向而去。
同一时刻,青海草原的帅帐内,烛火正噼啪作响。李清身着素衫,手里捏着一卷文书,朝着帐下将领高声道:“岳帅再过几日便到青海了,可咱们困在这土司地界已七八日,诸位也该拿个主意了!”
他将文书往案上一放,声音里带着几分急意:“该招抚的小土司都归降了,该安顿的也都安顿好了,可如今这南北番僧,还有那两支游牧土司,死活不肯松口,再拖下去恐生变数!”
话音刚落,杨四便大步上前,腰间冰铁银枪往地上一跺,震得烛火晃了晃。他腰杆挺得笔直,声如洪钟:“军师!我愿请命带两千人马,直接平定那游牧土司!定叫他们乖乖归降!”
“哎,老四你这就不厚道了!” 牛大紧跟着挤上来,粗声粗气地抢话,“这硬仗哪能让你抢了去?我领一千人马便够了!去打北面那土司,保准让他们寸甲不留!”
“一千人哪里够?” 杨四也急了,往前凑了凑,“我带五百铁骑就行!多了也是浪费!”
“二位将军不必争了。” 李清抬手摆了摆,目光先落在杨四身上,“杨四将军,你率五百背嵬骑兵,去打北面较强的那股敌寇 —— 他们约莫有两千余人,战力不弱,此战切记小心,不可硬冲。”
杨四瞬间喜上眉梢,抱拳朗声道:“军师放心!您且等着好消息!此战若不胜,末将提头来见!”
“军师!你这不厚道啊!” 牛大急得直跺脚,粗嗓门里满是委屈,“你们这些读书人,怎么还这样欺负老实人!”
李清忍着笑,朝他递了个眼神:“牛将军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北方还有一股一千五百人的游牧土司,势力稍弱,你率一千人去应对,正好能施展你的本事。”
牛大瞬时转怒为喜,挑了挑眉,拍着胸脯道:“哎!得令!老牛这就去点兵!”
帐下的张三看着两人都领了差事,也立刻上前请命:“军师!那我便带本部三千游奕骑,去围了北方那番僧土司吧!”
李清却皱了皱眉,轻轻摇了摇头:“不行。你们部杀气太重,北方番僧寺里财物众多,若是你们去了,恐会损毁大半。” 他顿了顿,指尖在舆图上点了点南面的位置,“你率本部去打南面番僧便好。至于北方那股番僧,我亲自带一万岳家军去围,到时候故意留一条窄道引他们往下跑,再派人把湟水西岸的冰敲碎 —— 正好让他们在西岸‘洗个澡’,一举两得。”
张三听得眼睛一瞪,随即笑出声来:“书生真毒啊!”
李清也跟着笑了,摆了摆手:“快去吧,各自整兵,别误了时辰。”
三人齐声应下,转身大步出帐,帐外很快传来点兵的号角声,一场围绕西疆的围剿,已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