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宫的灯火在穿堂风里摇曳,橘色光团忽明忽暗,映着朱由检落在窗棂上的身影。窗外的大雪裹着西北特有的烈风,在殿外呼啸嘶吼,像是要把天地间的寒意都灌进来。殿外不远处,西安园陵的夯土声已歇,那些在西安之战中殉国的士兵遗骸,此刻已尽数安葬在新立的坟茔下。
朱由检指尖轻轻摩挲着窗沿上凝结的冰花,目光望向园陵方向,声音压得很低:“等着吧,等此间事了,朕便带西安臣民来谢你们 —— 朕,也谢你们。”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混着风雪的 “簌簌” 声越来越近。一个通信兵顶着满头满身的雪,棉甲下摆都被雪水浸透,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王承恩急忙上前一步挡在他身前,眉头皱紧:“成何体统?雪水都蹭到殿内了!有何事,速速说!”
通信兵抬手抹了把脸上的雪水,气息急促:“公公!温阁老、还有温夫人,在外求见!”
朱由检闻言一顿,指尖的动作停下:“温夫人?温玉薇不是在巩昌么?难道是巩昌那边出了吊唁的急事?” 他转过身,朝王承恩摆了摆手,“速速宣他们进来。”
不多时,温体仁便裹着一身霜雪走进殿内,棉袍的领口和袖口都沾着雪粒,他刚要向朱由检行礼,余光瞥见站在殿侧的高挑女子,不由一愣:“玉薇?你怎会在此?”
温玉薇微微屈身,行了一礼,鬓边的银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女儿在此已候了盏茶的功夫,父亲刚从粮屯那边过来?”
温体仁干咳一声,抬手掸了掸肩上的雪:“今年雪大,担心粮草受潮,便去粮屯叮嘱人加固了棚顶。你不在巩昌料理后事,怎么突然来了西安?”
“朕还坐在这呢,你们父女俩倒先叙上话了?”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几分笑意,打破了这短暂的絮语。
温氏父女对视一眼,温玉薇抬手捂嘴,低低笑了一声;温体仁则有些尴尬地转过身,对着朱由检躬身:“陛下恕罪!臣刚进来,一时失了分寸。陛下今日召臣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朱由检走到案前,指节在案上轻轻叩击,发出 “嗒嗒” 的声响,目光扫过二人:“朕明日便要亲赴西夏,行装已备好。西安、陕西、山西的一应事务,就交由温阁老全权统管。如今岳节度使不在西北,京中政务也由你调度 —— 若遇难决之事,可写信递去西夏,或是与孙传庭商量着定。”
温体仁猛地抬头,眼中满是诧异:“陛下这是…… 要亲征?”
“是。” 朱由检的声音沉了下来,指尖在案上的奏报上顿了顿,“我这位皇叔,心思可不简单,朕得亲自去看看他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说罢,他转头看向温玉薇,“温夫人今日专程来西安,想来也不是只为吊唁,可有要事禀报?”
温玉薇上前一步,再次屈身行礼,声音清晰:“吾皇万岁。臣妇此次前来,实为两件事。其一,兰州之战后,我军兵力只剩两千余人,城防空虚,请陛下速速调兵接手,同时派官吏筹备粮种 —— 明年开春的春耕,耽误不得。其二,蒙古兵若从贺兰山绕出,恐会偷袭兰州,需早做防备。”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肃王家眷也随臣妇到了西安。肃王虽曾兼并土地,但清兵入巩昌、劫掠兰州时,他将家中粮食与财物尽数分给百姓,死守兰州三日,最终战死。如今他留有两位遗孀,还有一个幼子,此刻正在殿外等候陛下旨意。”
朱由检沉吟片刻,指尖在案上轻轻划过:“宣他们入殿吧。”
很快,两个穿着素色衣裙的女子便扶着彼此走进殿内,身后跟着一个抱着孩童的嬷嬷,孩童裹在厚厚的棉袄里,怯生生地靠在嬷嬷怀里。三人走到殿中,齐齐跪下,声音带着哽咽:“臣妾(奴婢)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朱由检的声音放柔了些,“肃王为国战死,是忠臣。你们不必再留在西北受苦,随朕回京城,朕会为你们安排府邸,让肃王幼子承袭爵位,做个逍遥王爷。”
两位遗孀闻言,再次跪下叩首,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谢陛下恩典!”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她们起身退下:“肃王虽有过,但功过相抵,且此战有功,赏金五百两,你们一并带回京城。” 待三人跟着宫人退下后,他才转向温体仁和温玉薇,“天色不早了,你们也退下吧。明日朕启程后,西北的担子,就交给你们了。等此间事了,朕想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西北。”
温体仁和温玉薇齐齐躬身:“臣(臣妇)遵旨,告退。” 说罢,便转身退出了殿内,只留下朱由检独自站在案前,望着窗外的风雪,目光沉沉。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