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雨丝斜斜地落着,巷口石板泛起青灰。沈知意站在门边,手中布包微沉,指尖隔着棉布触到手稿封面,那处纸角略显潮软。她未言语,只将布包解开一角,取出本子贴在胸前衣襟内侧,任体温裹住它。
裴砚已将茶样与资料逐层用油纸包好,再套进桐木匣中。他蹲下身,第三次检查箱扣是否严实。阿斑不在脚边,晒场空寂,唯有檐下雨滴敲打竹匾的声音。他起身,牵住她的手:“我们带去的不是样品,是整个桃溪。”
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青石路,缓缓驶出村口。渡口处薄雾未散,船夫撑篙离岸,水波轻推,小船顺流而下。
三日后,异国展馆外晨光初透。展台编号“E-09”前,两人并立整理器具。沈知意取出陶炉、竹夹、素瓷盏,动作如常日般不疾不徐。裴砚将“桃溪春韵”五号罐置于中央,旁附一张手写说明卡,字迹清正。
讲座开始时,厅内坐了二十余人。有人手持笔记本,也有人频频低头看表。一名穿灰呢外套的男子低声对同伴道:“这流程太复杂,泡个茶要这么多步骤?”声音不高,却传到了前排。
沈知意听见了,未抬头,只轻轻揭开茶罐盖。刹那间,一股清润香气弥漫开来,带着山间晨露与松烟交织的气息。众人静了下来。她将茶叶倾入温过的紫砂壶,注水,盖上壶盖,静候片刻后出汤。
第一盏递至前排一位银发老妇手中。她接过,小口啜饮,忽然闭目不动。良久,她睁开眼,眼尾泛红:“我梦见母亲在院子里晒茶……她总说,阳光是最好的守护。”
第二位饮者是个年轻女子,喝下半盏后怔住:“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外婆家,夏夜乘凉,她给我煮冷泡茶……原来那种味道,我一直记得。”
叶脉中的纹路清晰可见——每一片都浮现出一个古体“念”字,细若游丝,却层层盘绕。沈知意没有解释,只是默默续水,再分一盏。
讲座结束时,反馈表陆续收回。裴砚坐在角落翻阅,眉头微蹙。其中有几张写着:“仪式感强,但实用性低”“传统形式难以融入现代生活”。
夜深,临时馆舍只剩一盏灯亮着。沈知意将今日所用茶叶小心收进油纸包,压平折角。她望着对面空椅,仿佛看见阿斑蜷在那里,尾巴轻甩。她低声道:“他们没懂仪式,但茶记得该唤醒谁。”
裴砚放下反馈表:“明日还有媒体采访,若他们追问文化输出的意义,该如何回应?”
她翻开手稿本,纸页微黄,新字正缓缓浮现——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她合上本子,抬眼看他:“只要有人喝下这一杯后想起家,我们就没走错路。”
窗外月色澄明,照着桌上未拆封的行程包,标签上印着第二站城市名。裴砚起身,将明日要用的茶具逐一擦拭,放入布囊。沈知意则取出备用茶样,逐罐轻摇,听其声是否干燥清爽。
次日上午十时,展馆门前已有数人等候。其中一人举着相机,镜头对准展台入口。沈知意推门而出,手中提着桐木匣。裴砚紧随其后,肩背包袱略显沉重。
首位访客是一位戴圆框眼镜的老者,递上名片,自称本地民俗研究会成员。他问:“你们的茶,真的能唤起记忆吗?”
沈知意不答,只请他入座。她开罐取茶,手法如旧。水沸,注壶,出汤。茶香渐起,缭绕不散。
老者饮毕,久久未语。最后他说:“我三十年没回故乡了。刚才那一瞬,我听见屋后溪水的声音。”
中午时分,阳光穿过玻璃顶棚,落在茶席边缘。沈知意低头收拾茶具,忽觉袖口被轻轻拉扯。抬头,是方才那位老者,手中捧着一本旧相册。
“这是我老家的照片。”他说,“我想……也许你们愿意看看。”
她接过相册,封面褪色,边角磨损。翻开第一页,是一张黑白合影:一家人站在院中,身后挂着几串晾干的茶叶。
裴砚走来,站她身侧。两人一同看着照片,未说话。
下午三点,展馆工作人员送来一份通知单:原定闭馆时间延后两小时,因预约参观人数超出预期。
沈知意将通知单递给裴砚,他扫了一眼,点头。她转身去取新一批茶叶,掀开陶罐盖时,指尖触到一丝温意——仿佛昨夜手稿浮现文字时,砚台微热的感觉。
她将茶叶倒入竹匾,轻轻翻动。阳光照透叶脉,纹路清晰如刻。
傍晚六点,最后一位访客离开。沈知意洗净茶具,擦干收妥。裴砚核对完次日行程表,抬头问:“还剩多少茶?”
“够三场完整品鉴。”她说,“若有人真心想学,也可以留一点教学用。”
他记下数字,合上笔记本。灯光下,两人影子投在墙上,紧挨着,像一棵树的两根枝干。
夜里九点,馆舍熄灯。沈知意躺在床铺上,闭眼片刻,又起身点亮小灯。她再次打开手稿本,新字尚未显现。她伸手抚过纸面,如同抚摸一段尚未书写的未来。
裴砚在隔壁房间整理影像资料。电脑屏幕上,是今日品鉴会的录像片段。他暂停在一帧画面上:沈知意低头注水,发髻松挽,眉目安静。背景里,一位外国小女孩正捧着茶杯,眼睛亮得像星。
他退出播放界面,将文件归类至“文化交流·首站”文件夹。随后插入U盘,复制备份。
凌晨,窗外风起。树枝轻拍玻璃,发出细微声响。沈知意睡去前最后记得的事,是梦中桂花树下的砚台突然变热,阿斑跃上石案,爪子碰倒了墨盒。
她惊醒片刻,伸手摸向枕边手稿。纸页平静,无字浮现。
天未亮,裴砚已起身准备行装。他把最后一罐茶放进箱底,盖上软布,锁好箱扣。
沈知意背起布包走出房门,脚步轻稳。裴砚提着行李箱跟在后面,经过走廊尽头的镜子时,两人身影短暂重叠。
门外,接驳车已等候多时。司机打开后备箱,裴砚弯腰放入箱子。
沈知意站在车旁,望了一眼展馆大门。晨光中,门楣上的编号“E-09”清晰可见。
车门关闭。
喜欢茶中往事,笔下姻缘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茶中往事,笔下姻缘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