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合作社绣房里,阳光把竹制绣绷染成了暖黄色。二十多架绣绷沿墙排开,绣娘们手里的金线在绸缎上穿梭,偶尔传来几声细碎的讨论 ——“这里针脚要松点,新金线软,太紧容易起皱”“你看姜姐教的‘回针绣’,用新金线绣出来真亮”。张师傅坐在最里面的绣绷前,手里捏着一根新金线,正跟着小娟学 “打籽绣”,他粗糙的手指不太灵活,好几次让金线滑掉,却没像往常那样烦躁,反而笑着说:“老了老了,学新东西得慢慢来。”
姜芸站在绣房中央,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比阳光还暖。昨晚她还在担心张师傅会犹豫,没想到今早天没亮,张师傅就背着绣绷来了,说 “早点学会,好教其他老姐妹”。她走到张师傅身边,帮他把金线重新绕在绣针上:“您别急,新金线软,适应了就好。”
张师傅点点头,目光却突然落在窗外的桑叶田上,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今早我去田埂看补种的桑苗,发现那棵老桑树有点不对劲。” 他放下绣针,拉着姜芸往桑叶田走,“就是最粗的那棵,树身上有个刻痕,你看看。”
那棵老桑树在桑叶田的最北边,树干要两个人才能抱住,据说是合作社成立时就有的。姜芸跟着张师傅走到树下,果然看到树干上有个新鲜的刻痕 —— 是个歪歪扭扭的 “山” 字,刻痕边缘还沾着一点黑色油漆,和上次捡到的山崎塑料袋上的油漆颜色一模一样。
“昨晚巡田的小陈没看到?” 姜芸蹲下身,摸了摸刻痕,油漆还没干透,应该是凌晨刻的。
“小陈值夜班,凌晨四点才换班,估计是那时候弄的。” 张师傅的声音沉了下来,“山崎这是在挑衅啊,不仅砍树,还敢留记号。”
姜芸站起身,望着桑叶田远处的公路,心里的暖意慢慢淡了。山崎连凌晨都敢派人来,说明他们根本没放弃,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动作?她正想着,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林晓打来的,声音里带着点急促:“姜姐,我查到化工厂的问题了!你现在方便来一趟吗?”
半小时后,姜芸赶到了省城化工厂。林晓在办公楼门口等她,手里攥着一叠文件,脸色有点白:“我查了化工厂和山崎株式会社的合作记录,2022 年他们签过一个‘纺织技术合作协议’,里面有条款说‘山崎可优先获取化工厂的染料配方’,而且负责对接的人是技术科的王科长 —— 就是上次给我们送日文说明书的那个!”
姜芸接过文件,翻到合作协议那一页,“王科长” 三个字下面还盖着他的私章。她突然想起上次在实验室,王科长路过时,特意问了李建国 “固色剂的原料是不是桑叶提取物”,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想来,王科长就是故意打探消息,然后把配方泄露给了山崎。
“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告诉李工?” 林晓看着姜芸,眼神里带着点担心。
“先别声张,” 姜芸把文件折好放进包里,“李工还在忙着测试固色剂的稳定性,别让他分心。我们先盯着王科长,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两人刚走到实验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李建国的声音,带着点火气:“原料断供?怎么突然断供了!” 姜芸推开门,看到李建国正对着电话皱眉,手里还拿着一张原料清单。
“怎么了?” 姜芸走过去问。
李建国挂了电话,叹了口气:“负责供应酸性固色剂原料的厂家,突然说‘接到上级通知,暂停供货’,我问是什么通知,他们只说是‘县招商局打招呼了’。” 他指了指清单上的 “羟基乙酸”,“这是固色剂的关键原料,只有这家厂有资质生产,断供了,我们的固色剂就做不了了。”
姜芸的心猛地一沉。招商局打招呼?肯定是山崎搞的鬼 —— 上次他们就用 “影响外资引进” 施压,这次干脆断了原料,就是想让合作社的化学固色技术用不了。她想起昨天张师傅说的 “山崎在挑衅”,现在看来,山崎是想从原料、桑叶田两方面同时下手,把合作社逼到绝路。
“能不能找其他厂家?” 林晓赶紧问。
“我问了,省内只有这一家,省外的厂家供货周期要半个月,而且运费贵一倍。” 李建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咱们合作社现在要赶制非遗扶贫成果展的展品,等半个月肯定来不及。”
姜芸沉默了片刻,走到实验台边,看着烧杯里的固色剂 —— 琥珀色的液体里,还飘着一点桑叶提取物的绿色。她突然想起昨晚在灵泉空间里的事:她把桑叶田的土和几片新鲜桑叶放进灵泉池,原本浑浊的灵泉水竟然慢慢清了一点,池边的红色纹路也淡了一丝。当时她还没明白 “桑魂护泉” 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桑叶不仅能固色,还能滋养灵泉,说不定灵泉也能帮上原料的忙?
“李工,你有没有试过用灵泉水稀释固色剂?” 姜芸突然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