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晚会终于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学校的礼堂被装点得灯火辉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躁动。
后台,准备上台的演员们或紧张默词,或整理衣装,一片忙碌。
“追光者”乐队的四人站在幕布后,透过缝隙能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和闪烁的荧光棒。
周光紧张得手心冒汗,不停地做着深呼吸。
常柏溪则兴奋地原地小跳,活动着手腕,一副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的模样。
夏知允安静地站在白言身边,微微抿着唇,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白言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他的队员们,声音沉稳而有力:“记住我们练习的感觉,享受这个舞台就好。我们是最棒的‘追光者’。”
他的话语像有一种魔力,让其他三人都稍稍安定下来。
常柏溪用力点头,夏知允也抬眼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依赖和信任。
“……接下来,请欣赏由初二(三)班白言、夏知允、常柏溪、周光同学带来的乐队表演——《追光之旅》!”主持人的报幕声透过麦克风传遍礼堂,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好奇的张望。
幕布缓缓拉开。
灯光聚焦,打在舞台中央的四人身上。
白言抱着木吉他站在立麦前,身侧是键盘后的夏知允,身后是鼓架前的常柏溪和贝斯手周光。
简单的校服因为舞台灯光和此刻的气场,仿佛也变成了耀眼的演出服。
台下的喧嚣瞬间安静了许多,无数道目光聚焦于此。
白言对着麦克风,露出一个清爽而自信的笑容,简短地说了一句:“我们是‘追光者’,这首歌,送给每一个正在追逐梦想的你。”
话音刚落,常柏溪的鼓棒清脆地敲击四下,如同叩响征程的号角。
紧接着,周光沉稳的贝斯低音切入,奠定了节奏的基石。
夏知允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流畅地舞动,优美而充满希望的前奏如同晨曦般倾泻而出。
白言的吉他声适时加入,与键盘旋律交织,他开口歌唱,清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在迷雾中穿行,看不清远方星光,
心底有个声音,在不停地回响…
说要踏破荆棘,要去最远的地方,
拥抱那束照亮心房的光……”
他的歌声,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澈和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定,将歌词中追逐梦想的渴望与彷徨演绎得淋漓尽致。
到了副歌部分,整个乐队的情绪彻底爆发。
常柏溪的鼓点变得密集而有力,充满了澎湃的激情;周光的贝斯音墙厚实稳健;夏知允的键盘旋律层层推进,如同不断攀升的希望;白言的歌声则高亢而充满力量:
“奔跑吧,追光的人啊,
不管黑夜多长,黎明终会到达!
燃烧吧,年轻的灵魂啊,
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不谢的花……”
台下的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被这充满感染力的音乐和表演吸引,许多人开始跟着节奏轻轻摇摆,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
整个礼堂仿佛被“追光者”的音乐点燃,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而舞台上,四个人的配合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白言与夏知允在间奏时的眼神交流,充满了无声的鼓励与合奏的愉悦; 常柏溪在鼓点间隙与白言的对视,带着伙伴间的信任与激赏;甚至连周光,也完全沉浸其中,与乐队融为了一体。
他们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正地用音乐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分享着彼此的光。
这种发自内心的、心有灵犀的共鸣,让他们的演出拥有了超越技巧的动人力量。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白言的吉他弦上和夏知允的指尖缓缓消散,当常柏溪的鼓棒在空中划出利落的休止符,整个礼堂陷入了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追光者!追光者!”
掌声和呼喊声几乎要掀翻礼堂的屋顶。
灯光下,四个少年少女相视而笑,脸上洋溢着激动、兴奋和完成完美演出的巨大成就感。
他们向着台下深深鞠躬,青春的朝气与才华在这一刻光芒万丈。
毫无疑问,“追光者”乐队成为了本届元旦晚会最闪耀的明星。
他们活力四射、充满青春力量的表演,深深地烙印在了全体同学的记忆中。
---
晚会结束后,喧嚣散去,生活再次回归熟悉的轨道。
白言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
学业自然不能落下,他甚至需要刻意隐藏自己的实力——课堂上,那些在他一眼看来答案就呼之欲出的高难度题目,他不得不装作蹙眉沉思良久,才“艰难”地给出解答;考试时,也要小心翼翼地控制分数,维持在一个优秀但不至于惊世骇俗的水平。
有时他不禁在心中苦笑,原来重生之后,不仅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还有这种“扮猪”的烦恼。
除了学业,他的心思还有很大一部分放在“星辰计划”和“烈火娱乐”的发展上。他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邮件或与常山木的定期通话,为《青春纪》第二季的策划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议,或者在“星辰计划”成员的运营上给出关键的方向指引。
这些工作都在幕后悄然进行,并未影响他作为学生的正常生活。
而最让他感到欣慰和喜悦的,是夏知允和常柏溪关系的转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