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馆灯光骤亮,四面看台的旗帜与荧光牌摇晃成一片热海。
主持人声浪透过音响炸开,“好,混双第一场——中国,郝友其、苗念!”
苗念率先踏上赛道,步伐稳而有力,肩背微直,像是在用每一步宣示回归的姿态。
郝友其紧随其后,目光顺着灯光定在她的背影。
他的唇角忍不住勾起一个极轻的弧度,那是队友归位、心底踏实的喜悦,也是按捺不住的暗爽。
走到场侧,两人动作几乎同步——拉开拉链、脱下外套,黑蓝色队服干净利落地贴合在轮廓上,鲜明的中国队徽在光下泛着暖光。
镜头迅速推近,捕捉到她抬眸确认观众席、他侧眼看她的那一瞬。看台上的欢呼像潮水冲撞而来:
“念念!”
“郝友其!”
“冲啊!”
解说也被氛围瞬间点燃:“久违的混双搭档,郝友其、苗念重回赛场!”
而场外评论席,严指导沉稳地补了一句,声调里却藏不住期待:“对他们两个有期待是太正常的事情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现在教练组对他们的期待都非常高!”
郝友其唇角的弧度再深一点,像是把这句评价直接收进了心底。他抖了抖手腕,指尖轻点,目光和苗念短暂相撞——无声的“走吧”,尽在那一眼之间。
郝友其原地轻蹦两下,手心在拍柄上摩擦,核心收紧。
苗念抬眼,与他对视——蓝牙连接完成。两人一前一后放好毛巾,与裁判握手。
“放开抡啊!”郝友其低笑着挑眉。
“好。”苗念嘴角一抹笑意。
第一局
不到五分钟,比分5:0领先。
苗念发出的弧圈球像拐了个小弯,球刚过网就急坠,对手反手托起直接被封死。
下一分,她反手接球后突然挑打中路,身形一闪转正手位,爆拉沿线直线,白球擦着对手拍沿飞出界外。
郝友其在后场几乎没怎么动,余光瞟了眼对方男队员,眼神满是“你拦不住她”的笃定。
“哦,挑打中路,苗念正手位,拉穿!”解说声都压不住兴奋。
场侧乔楚覃一只手搭在沙发椅背上,眉眼松弛,像是在看一场提前预料到结果的戏。
十分钟,11:1收掉首局。
郝友其走到网边,把毛巾递过去,声音带着笑:“打得漂亮,很漂亮~”
苗念翻了个白眼:“他们接的什么玩意儿?”
郝友其嘴角压不下去,“别急,别急。”
乔楚覃晃荡晃荡,完全没有想要开口指导的意思。
二十分钟后,一个多拍相持中,苗念连续三板变线,郝友其突然上步截杀得分,让对手措手不及。
第三局赛点,两人一个眼神交流便完成了假动作掩护,中路直线穿空,比赛结束。
大比分3:0下班。
乔楚覃甚至连水杯都没开,暂停没喊过一次。
眼里没有上班的劳累,只有徒弟打得漂亮的那份真心欣慰。
采访区
灯光与镜头齐刷刷对准,记者早已恭候多时。
郝友其和苗念并肩走来,步伐一致,脸上都是轻松的笑意。首战赢得干脆,他们之间的默契像从未间断过。
“你站左边还是右边?”郝友其微微俯身,侧头问,眼角带笑,颧骨隐隐上扬,笑意透到眼里。
“右边。”苗念抬手抓了抓被风吹乱的发丝,眨了眨眼,看着递到面前的麦克风。
记者笑着提问:“首先恭喜念念和小其拿下混双首胜,这是一场很顺利的开门红。想问一下念念,时隔四个月再次和郝友其搭档站在赛场,有什么不一样?自己心理上又有什么变化呢?”
苗念舔了舔下唇,余光敏锐地察觉到旁边郝友其那近乎专注的视线,像是光追聚焦在她脸上。
她下意识用肩膀蹭了蹭面颊,把刚冒出来的细汗带走。
“啊……其实这场比赛打下来,觉得我们虽然有一段时间没配合,但默契啊什么的都挺不错的,没有那种太明显的陌生感。还是很感谢我的搭档吧!毕竟自己有好几个月没打世界赛这种高强度的比赛,搭档在我旁边确实很安心、很踏实。”
她挠了挠额前的碎发,嘴角不自觉上扬。
记者转向郝友其:“好,那小其对念念这场比赛的发挥有什么评价呢?”
郝友其像是才勉强收回视线,唇边的笑没散:“嗯……我们两个确实好久没一起打高强度的混双了。但整场下来,我非常满意。然后念念发挥得很好,我们配合很顺畅。”
“那对此次混双,二位有什么展望?”记者继续。
苗念往后悄悄挪了半步,想给自己喘口气,郝友其余光捕捉到,唇角慢慢压成一抹轻笑,里面藏着宠溺。
“就还是打好每一场比赛吧,因为每个对手都很强。”郝友其微微朝她那边挪了挪,言简意赅的回答了问题。
“好的,谢谢两位!”
二人一前一后,拐进离场通道记者区的闪光灯逐渐在身后消散,通道灯色偏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