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透过军事学院老宿舍的窗棂,在斑驳的水泥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林乔坐在书桌前,手中的钢笔在稿纸上沙沙作响。已是古稀之年的她,脊背依然挺直,保持着军人的风范。
桌上的稿纸堆得老高,那是她正在撰写的回忆录。窗外传来年轻学员操练的口号声,铿锵有力,让她恍惚间回到了硝烟弥漫的岁月。
“林将军,该吃药了。”护理员小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药片和水杯放在桌上。
林乔从回忆中抬起头,微笑道:“放那儿吧,我写完这一段。”
小张担忧地看着她:“医生说了,您得按时吃药。上次体检结果不太好,您不能太劳累。”
林乔点点头,却没有停下笔。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把这些记忆留下来。那些战火中的日日夜夜,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改变中国历史的瞬间...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放下笔,轻轻活动着僵硬的手指。随着年龄增长,战争的旧伤不时作痛,特别是阴雨天,肩部和肺部的旧伤就像在提醒她不要忘记过去。
吃过药,她习惯性地走到窗前。军事学院的操场上,一队队年轻学员正在训练,口号声响彻云霄。这些年轻人或许永远不会经历她那个年代的烽火硝烟,但他们肩负着保卫和平的使命。
“林将军!”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林乔向下望去,只见林浩站在楼下,手里拎着一袋水果,正向她招手。虽然也已经白发苍苍,但他的身板依然硬朗,笑容依旧爽朗。
“你怎么来了?”林乔笑着问。
“来看看老战友不行吗?”林浩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听说你最近又在熬夜写东西?”
林乔请他进屋:“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记忆这东西,说没就没了。”
林浩叹了口气:“你都写了几本书了,还不够?该休息休息了。”
两人坐在简朴的客厅里,泡上一壶清茶。窗外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天边只剩下一抹绯红的晚霞。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林浩突然问,“在青龙寨,你那时候还是个大小姐模样。”
林乔微笑:“怎么不记得。你带着一群学生娃,说要抗日,把我爹都给说动了。”
“那时候你可真厉害,一个姑娘家,懂得比我们都多。”林浩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说真的,老乔,这么多年了,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
林乔摆摆手打断他:“都是过去的事了,提它做什么。”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林浩突然说:“我下个月要去北京参加抗战胜利4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上想请你也去。”
林乔摇摇头:“我这样子,还是不去给组织添麻烦了。你代表我们去就好。”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林乔坚定地说,“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送走林浩后,林乔继续伏案工作。夜深人静时,她常常独自思考:自己这一生,从一个小编辑变成开国女将,究竟是一场梦,还是命运的安排?那些关于未来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模糊,有时她甚至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经历,哪些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她为这片土地奋斗过,见证并参与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之路。这就足够了。
第二天,军事学院邀请她给年轻学员做一场报告。尽管身体不适,她还是答应了。
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当林乔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缓步走上讲台时,全场起立鼓掌。这些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朝气和信仰,让她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和战友们。
她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平静地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青龙寨的第一场伏击,峡谷血战,煤矿突围,抗美援朝...那些已经逝去的面孔在她讲述中重新变得鲜活。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她看着台下年轻的眼睛,“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相信,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报告结束后,一个年轻学员鼓起勇气问:“林将军,听说您在战场上就像能预知未来一样,这是真的吗?”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等待着答案。
林乔微微一笑:“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持和牺牲。如果说有什么预知,那就是我们始终坚信—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掌声雷动中,她悄悄擦了擦眼角。那些穿越时空的秘密,就让它永远成为秘密吧。
回到宿舍后,林乔感到异常疲惫。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她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回大青山看看。
在医生的再三劝阻下,她依然坚持成行。林浩不放心,执意陪同。
重返大青山,这里已经变了模样。当年的战场如今绿树成荫,山寨旧址上建起了一座纪念馆和希望小学。当地政府得知老将军回来,特意组织了欢迎仪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