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炼盘膝端坐于石台之上,双目微垂,一袭青衫在洞中微弱的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的呼吸均匀而绵长,仿佛与洞中摇曳的烛火同频,每一次吐纳都似乎带动着周围空气的轻微震颤。三日前那场悟剑的突破,如同在他体内种下了一颗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剑意在他经脉中流淌,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拍岸。
守心匣依旧静默地立于石台一侧,匣面古朴的纹路在烛光映照下若隐若现,仿佛有生命般与龙志炼的气息相互呼应。那本泛黄的守心剑法真解仍摊开在双膝之上,纸页因岁月的沉淀而微微卷曲,却在这一刻仿佛有了灵性,字里行间似乎有剑气流转。
龙志炼的右手虚握成剑指,悬于膝上三寸之处,指尖微微颤动,如同有一柄无形的剑正在成形。他的眉宇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澄澈,那是剑魄初成时独有的气质——锐利而不失沉稳,锋芒内敛而气势自显。
心如止水,心剑合一,守心无剑...龙志炼口中轻诵,每一个字都如同剑锋划过空气,清晰而有力。这三式剑法已不再仅是纸上的文字,而是融入了他血脉之中的感悟。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洞中烛火竟随之摇曳不定,仿佛被他的目光所摄。
洞外,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穿透竹林的缝隙,洒在洞口的青石上。龙志炼站起身来,衣袂无风自动,守暖剑在腰间发出轻微的嗡鸣,似在呼应主人的心绪。他伸手握住剑柄,缓缓抽出三寸,一抹温润的剑光映照在他俊朗的面容上,剑身与他的气息完美融合,不分彼此。
龙师兄,你出关了!洞外传来李青羽欣喜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
龙志炼收剑入鞘,剑鞘与剑身相触的瞬间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如同龙吟般在山间回荡。他迈步走出山洞,只见李青羽、梅影与无妄已在洞外等候多时,三人脸上皆带着关切与期待。
龙师兄,你闭关已有五日,我们担心你出了什么事。李青羽快步上前,目光在龙志炼周身上下打量,见他气息沉稳,眉宇间透着剑意,不由松了口气。
梅影走上前来,她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轻声道:龙师兄,你气息比之前更加沉稳内敛,想必剑法大有长进。
无妄则抱拳行礼,神色凝重:龙师兄,那血手门的人,会不会再次来袭?
龙志炼微微一笑,目光如剑般锐利却又内敛,他轻轻抚过腰间的守暖剑,剑鞘上传来微微的温热感,那是剑魄初成后的自然反应。我无恙。这五日闭关,对守心剑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同伴,血无痕今日虽败退,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更何况,他口中的更大势力,很可能已经在暗中布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李青羽点头道:龙师兄放心,我已经加强了观中戒备,日夜巡逻,确保万无一失。观中弟子也都在加紧修炼,以备不时之需。
梅影轻声道:龙师兄,你的剑气比之前更加内敛,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龙志炼望向远方,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更远的江湖。守心剑法,重在一个字,守得住本心,方能明辨是非,方能以武入道。他转过身来,看向守心匣所在的山洞,这五日的悟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剑,不仅是杀伐之器,更是心性的延伸。
无妄好奇道:龙师兄,可是有了什么新的领悟?
龙志炼微微颔首,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如玉的剑形徽章,那是守心盟的标志,也是守心剑法的象征。守心剑法的三式——心如止水心剑合一守心无剑,我已初步领悟。但真正的剑道,远不止于此。他目光深邃,剑,练到极致,便是剑魄。剑魄成,则剑随意动,意随心动,心剑合一,无招胜有招。
李青羽惊讶道:剑魄?那不是传说中的境界吗?据说只有剑术大成者才能领悟。
龙志炼淡然一笑:师父曾言,守心剑法源自上古剑仙一脉,本就是以心御剑的至高武学。我虽初窥门径,但已能感受到剑魄的存在。他手腕一翻,守暖剑再次出鞘,这一次剑身光芒大盛,却不刺眼,反而如秋水般温润,剑尖所指之处,空气仿佛都被剑气所凝聚。
梅影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她能感受到那剑气中蕴含的锋芒与克制,既凌厉又内敛,既霸道又温和,矛盾中蕴含着统一。
好剑法!洞外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随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步走来,正是玄清观的长老张真人。
龙志炼收剑入鞘,恭敬行礼:张真人。
张真人目光炯炯有神,盯着龙志炼手中的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志炼,你的剑气...已然有了剑魄的雏形。五日不见,你的进境令人咋舌。
龙志炼谦逊道:张真人过奖了,弟子不过是略有所悟。
张真人摇头笑道:谦虚了。老道观你剑气内敛而不失锋芒,心神合一而不显浮躁,这正是剑魄初成的征兆。当年你师父在世时,也不过如此。他转向李青羽等人,你们可知守心剑法的来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