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观后山,一处幽静山洞内。
龙志炼盘膝而坐于石台前,洞中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石壁上,忽大忽小,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守心匣静静立于石台一侧,匣身古朴无华,却隐隐散发着一种沧桑古意。而那本泛黄的守心剑法真解,则摊开在他的双膝之上,纸页微微泛黄,似乎承载着百年岁月的沉淀。
洞外,秋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自然界的低语,又似在诉说着江湖的恩怨情仇。龙志炼置若罔闻,他的全部心神都已沉浸在那守心剑法真解的字里行间。
守心明性,以武入道...龙志炼轻声诵读着开篇之语,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砸在他的心间。他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师父临终前的教诲:志炼,守心剑法重在一个字,守得住本心,方能明辨是非,方能以武入道...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剑谱第二页,上面详细记载着守心剑法的第一式——心如止水。这式剑法看似平淡无奇,只是要求持剑者心境平和,如止水般不起波澜。但龙志炼深知,越是看似简单的剑法,往往蕴含着越深的武学至理。
心如止水...龙志炼低声重复着,右手虚握,仿佛握住了一柄无形的剑。他闭目凝神,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然而,血无痕的狂笑、邪魔的尖啸、梅影的惊惧,种种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现,扰得他心神不宁。
为何总是无法静心?龙志炼睁开双眼,眉头微皱。他望向洞外,月光如水,洒在竹林之上,形成一片片银白色的光斑。那光斑随风摇曳,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闭上双眼。这一次,他不再强迫自己静心,而是任由那些画面在脑海中闪现,却又不为所动。渐渐地,那些画面变得模糊,如同隔着一层薄纱,看不真切。而他的心绪,也随之逐渐平静下来。
原来如此...龙志炼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守心剑法的第一式,并非要完全摒弃杂念,而是要学会在杂念中保持本心不动。就如同这洞外的竹林,无论风吹雨打,竹叶摇曳,竹竿却始终挺立不倒。
他再次翻开剑谱,开始参悟第二式——心剑合一。这一式剑法要求持剑者将心神与剑意融为一体,剑随心动,心随意转。龙志炼放下剑谱,右手虚握,缓缓抬起,仿佛握住了一柄无形的剑。
心剑合一...他低声诵读着,心神逐渐沉浸在剑意之中。他仿佛看到自己手持守暖剑,剑尖轻点,剑光如水,却又暗含锋芒。每一剑都恰到好处,既化解了敌人的攻势,又蕴含着反击的契机。
洞外的月光透过洞口,洒在他的身上,形成一片银白色的光晕。他的身影在光晕中若隐若现,如同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渐渐地,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柔和,却又不失锋芒。
就在龙志炼沉浸在剑意之中时,守心匣忽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声。那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来自远古的回响。龙志炼心神一震,却并未分心,而是继续沉浸在剑意之中。
嗡鸣声越来越响,仿佛要穿透他的耳膜。龙志炼的眉头微微皱起,但他依然不为所动。他知道,这是守心匣在回应他的心神,是在与他进行某种无声的交流。
渐渐地,嗡鸣声变得柔和起来,如同春风拂面,又似清泉流过心田。龙志炼的心神,也随之变得更加宁静。他仿佛看到守心匣的盖子缓缓打开,一缕柔和的光芒从中射出,照亮了他的心扉。
原来如此...龙志炼再次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守心匣与守心剑法,本就是一体两面,相互呼应。守心匣是守心剑法的源头,而守心剑法则是守心匣的传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再次翻开剑谱,开始参悟第三式——守心无剑。这一式剑法,乃是守心剑法的最高境界,讲究的是心剑合一,无招胜有招。龙志炼放下剑谱,右手虚握,却不再想象握住一柄剑,而是将心神完全沉浸在之中。
守心无剑...他低声诵读着,心神逐渐升华。他仿佛看到自己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四周空无一物,唯有剑意弥漫。他的身体仿佛也化作了一柄剑,一柄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剑。
洞外的竹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响仿佛也化作了剑意,与龙志炼的心神相互呼应。他的每一个念头,都仿佛化作了剑招,每一剑都恰到好处,既化解了敌人的攻势,又蕴含着反击的契机。
渐渐地,龙志炼的心神,与周围的剑意完全融为一体。他仿佛失去了身体的感知,只剩下纯粹的剑意,在虚空中自由穿梭。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带动了周围的剑意,形成了一道道无形的剑气。
不知过了多久,龙志炼的心神,缓缓回归本体。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精光闪烁,仿佛蕴含着星辰大海。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只见双手微微颤抖,却并非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体内的真气充盈到了极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