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寒夜星落,归途暗涌
残月西沉,东方渐白。龙志炼、陈婉、沈伯年、宋清一行人,自寒潭返回松月楼的途中,马蹄声碎,踏破了山间的寂静。
寒潭一战,虽已尘埃落定,但每个人心中都压着沉甸甸的石头。冰髓虽得,陈婉体内的蚀魂蛊却非朝夕可解;司徒空虽亡,其背后是否另有黑手,犹未可知;五毒教既然能找到寒潭附近,松月楼乃至药庐的安危,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龙志炼策马走在最前,他左肩的寒毒虽经沈伯年施救暂时压制,但失血过多加上冰髓寒气的侵蚀,面色依旧苍白。他不时回头,目光落在身后马背上的陈婉身上。陈婉也正望着他,晨曦的微光映着她略显憔悴却异常坚定的脸庞。两人目光交汇,无需言语,彼此心中都明了对方的重担与承诺。
“志炼,”陈婉轻声道,“回松月楼后,我……我想立刻开始尝试清除蛊毒。”
龙志炼眉头微蹙:“沈老说,需得九转还阳丹配合寒玉髓,过程凶险,不可操之过急。”
陈婉语气平静:“我知道凶险。但蚀魂蛊一日不除,我一日不得安心。如今寒玉髓已得,九转还阳丹也在沈老手中,我不想再等。”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而且……我怕夜长梦多。”
龙志炼明白她的意思。五毒教既然知晓了寒玉髓的存在,难保不会再次袭来,甚至可能追踪到药庐。松月楼虽暂时平静,但也并非久留之地。他心中一痛,握紧了腰间的守暖剑柄,沉声道:“好。我陪你。无论多凶险,我都在。”
陈婉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暖意,驱散了她眉宇间的忧色:“有你这句话,阿婉便什么都不怕了。”
身后的沈伯年听在耳中,轻轻叹了口气,驱马上前,低声道:“二位稍安勿躁。蛊毒之事,急不得。老夫此次带来的‘九转还阳丹’,乃是陈老前辈当年以毕生心血炼制,珍贵无比,需得辅以特定药引,循序渐进,方能最大限度化解寒髓之力,同时清除蛊毒。贸然行事,只怕会适得其反。”
龙志炼应道:“沈老教诲的是,我明白。只是婉儿她……”
沈伯年呵呵一笑:“陈姑娘心意已决,老夫自当尽力。回松月楼后,老夫会仔细为陈姑娘诊脉,再行定夺。二位不必过于担忧。”他策马与龙志炼并肩,“倒是松月楼那边,还需早做安排。毒蟾子一死,五毒教必然震动,接下来恐有更猛烈的反扑。我们需得未雨绸缪。”
龙志炼点头:“沈老说的是。回程路上,我会让宋清留意四周动静。”
宋清在队伍末尾应了一声:“龙大哥放心,我已让阿月和梅姑娘先行一步,告知蓝姑娘加强戒备。我沿途留下了几处暗记,若有异动,我们能及时知晓。”
龙志炼赞许地看了宋清一眼。这年轻人沉稳可靠,是块好料子。
一行人加快了行程。残阳如血,渐渐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也给连绵的山峦勾勒出一道道悲壮的轮廓。归途的路似乎格外漫长,每个人都在默默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挑战。
松月楼的灯火,在暮色四合中,终于出现在了视野里。那熟悉的轮廓,像是漂泊已久的游子看到了港湾,让众人精神一振。
然而,就在距离松月楼尚有半里之遥的一片密林旁,龙志炼突然勒住了马缰。
“不对劲。”他低声道,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周围的密林和前方看似平静的松月楼。
陈婉也察觉到了异样,握紧了青锋剑的剑柄:“好像……太安静了。”
往常这个时候,松月楼虽不至于人声鼎沸,但厨房的烟火气、晚归客人的谈笑声、蓝九儿督促孩子们练功的呼喝声,总会隐约传来。可此刻,偌大的松月楼竟是死一般的寂静,连虫鸣鸟叫都听不见。
沈伯年的脸色也凝重起来:“出事了。”
龙志炼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身后的宋清:“你带陈姑娘和沈老先去侧门,我先去看看。”他抽出守暖剑,剑身在残阳下泛着柔和的金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惕。
“我和你一起去。”陈婉毫不犹豫地说道。
龙志炼看了一眼她苍白的脸色和略显单薄的身影,心中担忧,但更多的是感动。他点了点头:“小心。”
两人一前一后,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松月楼。越靠近,那股不祥的寂静便越是浓重。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被晚风吹散,却又萦绕不散。
来到侧门,门虚掩着,并未上锁。龙志炼用剑尖轻轻一挑,门“吱呀”一声开了。他示意陈婉留在门外,自己则闪身而入,守暖剑的剑尖垂地,目光如电,扫视着院落。
院子里空无一人。平日里孩子们嬉戏的场地,此刻只有落叶堆积。厨房的烟囱没有炊烟,灶台冰冷。几间客房的窗户都紧闭着,里面漆黑一片。
“蓝姑娘他们呢?”陈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龙志炼没有回答,继续向主厅走去。主厅的门也开着,里面同样没有人。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但地面上,龙志炼敏锐地发现了几处凌乱的脚印,以及一些细微的、似乎是某种粉末状的东西,被踩得有些模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