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的授勋暨授旗大典日期渐近,整个北伐大营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与期待之中。六支即将被授予英雄番号的部队更是加紧操练,士气如虹,恨不得立刻就能将那代表无上荣耀的战旗与勋章捧在手中。
朱高晟作为这一切的主要推动者和筹备者,连日来奔波于各营之间,协调事务,检查进度,虽然忙碌,内心却充满成就感。然而,当他一次次看着校场上那些奋勇操练的将士们,看着他们身上那虽然洗刷过却依旧难掩破旧、沾染血污,且款式统一、略显臃肿的传统号衣和鸳鸯战袄时,心中渐渐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遗憾。
这些将士,即将成为帝国武力的标杆,承载着崭新的军魂与荣耀。可他们身上的戎装,却与周围其他部队别无二致,如何能直观地体现出他们的特殊地位?如何能让他们从视觉上就与普通士兵区分开来,进一步增强其荣誉感和凝聚力?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萌生、壮大——为他们设计全新的、独属于这些荣誉部队的军服!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他回想起穿越前见过的那些现代军服,尤其是那支被誉为“绿色服装最强单兵”的军队的作训服和常服,其简洁、实用、威武的气质,与这个时代宽袍大袖、行动不便的传统服饰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那个因其独特美学而令人过目不忘的第三帝**服设计,其剪裁的挺拔、配饰的精致、以及那种冷峻的威严感,也再次浮现在他脑海。
【为何不将二者结合?】朱高晟眼中闪烁着创造的光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现代军服的实用理念和那个时代军服的视觉冲击力,结合大明元素,打造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巅峰军队的戎装!】
他要让这些英雄部队,从穿上新军装的那一刻起,就由内而外地焕然一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军”!一种跨越时空的、独属于他朱高晟印记的军队!
说干就干!朱高晟立刻将自己关在了临时营帐内,再次铺开了厚厚的宣纸,拿出了炭笔。与设计勋章时追求符号化和象征意义不同,这次他需要构思的是完整的服装体系。
他首先构思的是作训服。这是日常训练和作战时穿着的服装,必须将实用性放在首位。
他彻底摒弃了传统号衣宽大、易勾挂的缺点。借鉴现代作训服的理念,他设计出了立领、收腰、紧袖的上衣款式。立领显得精神挺拔,收腰设计既能凸显军人身材,又避免了下摆过于宽松影响行动,紧袖口则防止在操作武器或攀爬时被牵挂。裤子则采用直筒但略收裤脚的设计,便于行动,同时在小腿外侧设计了可以绑紧的束带,以适应骑马或长途行军。
颜色上,他选择了更适合北方草原和山林环境的靛青色作为主色调,比传统的红色或鸳鸯色更具隐蔽性,同时也显得沉稳、冷峻。面料他暂时标注为“厚实耐磨棉布”,并构思在关键部位如肩、肘、膝处进行耐磨加厚处理。
接着,他设计了常服。这是在非作战、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需要兼顾威严与美观。
他参考了第三帝**服那种挺拔、修身的剪裁,但融入了更多大明元素。上衣采用类似“曳撒”的形制,但更加合身,衣襟、袖口等处用不同颜色的布料滚边,形成鲜明的轮廓线。领口设计为翻领,可以清晰地展示领章。胸前预留了勋表(略章)和姓名牌的位置,腰间配有一条皮质武装带,既显精神,也可悬挂指挥刀等物。
常服的颜色,他根据六支部队的不同特质进行了区分:
“熊罴营”采用深棕色为主调,象征大地的厚重与坚韧。
“捷豹营”采用灰绿色,如同潜伏于林间的猎手。
“血狼营”采用铁灰色,透着冰冷的杀伐之气。
“雷震营”采用藏蓝色,仿佛暗夜中积蓄的雷霆。
“虎贲营”采用玄黑色,如同暗夜中择人而噬的猛虎。
“龙骧卫”则沿用大明赤红色,但色调更为纯正、鲜艳,彰显其皇权亲卫的尊贵地位。(可以参考旧版三国里面武官的衣服把颜色加得更深就是了)
然后是最为重要的配饰系统。
他设计了肩章,用以标识军衔。采用现代军队的横杠、星徽简化体系,但造型上融入云纹、瑞兽等元素,材质为金属或刺绣,缝制在肩袢上。
他设计了领章,用以标识部队番号。直接采用各部队的图腾徽记——熊罴、捷豹、狼首、雷霆、猛虎、龙首,用金属或彩色丝线刺绣,佩戴于常服翻领上。
他设计了臂章,同样标识部队番号,但图案更为复杂、色彩更丰富,缝制在作训服和常服的上臂位置。
他还精心设计了勋表(略章),用不同颜色和条纹的小型布条,代表士兵获得的不同等级勋章,整齐排列在左胸口袋上方。而完整的勋章,则按照他之前的设计,佩戴在左胸口袋盖的特定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