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 > 第50章 渠道为王 上)

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 第50章 渠道为王 上)

作者:河东猫子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4:50

1958年5月10日傍晚,元朗东兴实业总部的办公室里,夕阳像融化的金子,顺着百叶窗的缝隙淌进来,在酸枝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桌面一角的《香港工业月刊》卷着边,页角沾着几点塑料粉末,旁边的白搪瓷杯冒着袅袅热气,杯壁上“劳动光荣”四个红漆字被茶水浸得发暗,杯底沉着几片没泡开的茶叶。

陈东指尖夹着一支南洋香烟,烟丝燃烧的滋滋声混着窗外车间传来的机器轰鸣,在狭小的办公室里交织。他左手按着塑料花试产简报,右手捏着刚到手的专利证书,简报上用蓝黑墨水标注的数字密密麻麻——“4月20日投产”“累计产出36万2千枝”“单支成本0.5港元”,每一笔都透着扎实的底气,而专利证书上“高分子链有序排列技术”的晦涩术语,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同行远远隔在身后。

“东家,你快看这折线图!”东兴实业的老周推门进来,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口卷到肘部,沾着珠光粉的手臂上还留着机器油渍,他几步走到桌前,粗粝的指尖点在简报上,“三条生产线二十天没出一次重大故障,折算下来月产能稳破50万枝!咱们正月就开始练的300个工人真没白熬,两班倒连轴转,夜班给的夜餐补贴虽不多,但没人偷懒,现在动态模具操作的失误率都降到1%以下了,0.5港元的单支成本,钉得死死的!”

老周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伸手拿起桌上一支珠光牡丹样品,拇指摩挲着花瓣:“你再摸摸这质感,经两次工艺调整,成品率飙到92%以上,珠光粉再也不会一摸就掉,太阳光底下看,跟真牡丹的光泽没两样!就这品质,卖3港元一支,客户绝对愿意掏钱!”

陈东弹了弹烟灰,金属烟灰缸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抬头看向窗外,工友们晾晒的工装在晚风里晃悠,褪色的蓝布上印着“东兴实业”的小字,远处的维多利亚港里,货轮正鸣着汽笛归港,桅杆的剪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了北角——长江塑料花厂的李嘉诚,此刻怕是也在盯着自己的生产线吧。陈东心里清楚,这位同行是真有本事,1957年从意大利偷师回来,转眼就把长江厂盘活了,1958年营业额破千万,净利润超百万,连12层高的工业大厦都动工了,这份魄力在业内没人不佩服。但佩服归佩服,陈东更明白双方的差距在哪:李嘉诚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单支利润也就0.2-0.3港元,月销十几万枝赚的钱,大多投去建厂房了,手里能灵活用的资金并不多;而且他的渠道还得靠推销员拎着藤箱,挨家挨户敲杂货店的门,跑一单是一单,批量订单少得可怜。

再看市面上的小作坊,十几台机器、几十个工人就敢开工,生产的单色雏菊又硬又易褪色,成本0.3-0.4港元,售价才0.5-0.8港元,赚的钱刚够糊口。相比之下,东兴的优势简直是降维打击——0.5港元的成本,3港元的售价,单支利润2.5港元,是李嘉诚的8倍多,50万月产能的利润就顶得上长江厂全年的净利润,等下个月七台新设备一到,百万月产的利润更是不敢想。

“要不是提前三个月磨工人技术,这三台德国注塑机的能耐也发挥不出来。”陈东拿起那支珠光牡丹,花瓣边缘薄如蝉翼,花心的厚度过渡得浑然天成,这是动态造型模具的精髓,0.1到0.5毫米的厚度渐变,普通模具连边都摸不到,“0.5港元的成本,3港元的定价,靠的就是技术和工人的硬实力,这才是咱们的底气。”

老周点点头,指着窗外的厂区:“你看那片空地,新厂房地基都打好了,等剩下的设备一到,再招700个工人,百万月产不是梦!到时候单月利润能冲到250万港元,比现在翻一倍!”

陈东没接话,指尖在专利证书上轻轻敲击。他知道,技术和产能只是根基,要让这50万枝塑料花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还得靠渠道——而且,谈渠道绝不能露家底,0.5港元的真实成本,说出去就是把议价权拱手让人。

喜欢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