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可以和宠物进行各种互动,例如喂食、洗澡、陪玩、学习、清理粪便等等……”
“这样他们也能体验到养宠物的乐趣。”
听完描述,研发人员大致勾勒出产品样貌。虽然听起来步骤不少,但技术实现并不复杂。不过,他们仍怀疑这样的产品是否真的会有市场。
这时,销售经理却频频点头。根据他的经验,这款产品即便不能大卖,也大概率不会亏本。
吸引他的并非玩法有多新奇,而是它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女性用户,尤其是学生群体,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女生,甚至大学和职场女性,都可能成为目标客户。
见刘照天已经下定决心,孙主管也不再反对,按照指示在公司内成立了电子宠物研发小组。
刘照天向孙主管进一步交代了电子宠物的具体玩法与外观设计后,便匆匆离开——他目前的主要精力,仍放在“小天才游戏机”与任天堂的官司上。
此外,近期他联系上了世嘉公司,双方计划联手限制任天堂的发展。
世嘉之所以愿意合作,主要是并未将“小天才”视为威胁。虽然他们认可刘照天在游戏设计上的见解,但更相信自己在渠道和营销上的深厚积累,认为这远比创意更为重要。
与任天堂的竞争持续激烈进行,小天才游戏机也因此获得了大量曝光。
尽管公司的版权律师在异地处理相关事务,但有意拖延之下,与任天堂的官司仍处于拉锯状态。
任天堂已洞悉刘照天的意图,陆续派出多个谈判小组,希望获得外设方面的授权。
然而刘照天对下属只下达了一个指令:尽量拖延时间。
这一做法最终引发任天堂全面反击,毕竟他们在游戏机研发上投入巨大。
由于刘照天的策略,任天堂的产品迟迟无法上市。
而此时小天才已上市两周,仅在倭国本地就售出十余万台设备。
任天堂方面体验了游戏机的各项性能和游戏内容,深知随时间推移,小天才的销售形势只会越来越好。
经过内部商讨,任天堂终于采取行动。
当前局势对他们愈发不利,既然无法在法律上取胜,便决定从舆论层面打击小天才游戏机。
他们深谙本国人的排外心理,相信不会有太多人乐见刘照天这样的外来者赚取本国钱财。
加之游戏公司中有从任天堂挖来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通过舆论让民众相信小天才窃取了公司机密。
不久,刘照天接到当地工作人员来电:“老板,关于小天才抄袭任天堂的新闻,比前几天增加了十几倍,而且还在持续增多。”
听闻此消息,刘照天不禁皱眉,简单交代几句后便结束了通话。
作为后来者,刘照天比谁都清楚倭国市场的特性。这个国家的人相当固执,一旦形成固定印象,后续再难扭转。
刘照天派人收集了倭国当地多家新闻报刊。
其中销量极高的《每日新闻》详细报道了这场专利之争,以任天堂内部员工的口吻,披露了被挖走员工的“不良记录”。
报道列举了该员工如何不合群、自私自利,以及诸多恶习,包括顺手拿走同事物品的小毛病,最后突然莫名离职等黑料。
其他报纸为了增强可信度,还找到该员工的不少同事实名作证,现身说法。
任天堂的反击手段相当狡诈,不仅要混淆视听,更想坐实小天才的抄袭嫌疑。
刘照天意识到不能再拖延,否则舆论将难以挽回,立即派人将未在法庭上出示过的证据,按倭国报纸销量排名,向发行量十万份日本是全球报纸日销量最高的国家,人均报纸普及率位居世界第二,每日总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报纸超过十家,全球销量前十的报纸中,日本独占四席。
在如此发达的报业背景下,晚报同样数量众多。
当晚,部分报纸报道了刘照天提供的犀利新闻,舆论持续发酵。在各种证据和有力批评的支持下,读者的立场逐渐倾向于小天才。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每日新闻》等主流报纸进一步披露了内幕消息。
尽管专利申请日期远早于该员工离职时间,但该员工已在研发部门工作了两年。
其目的是在任天堂内部潜伏,获取重要技术资料。
如今竟反遭诬陷,任天堂决定不再忍耐,决心揭露小天才这一无耻窃贼的行径,让世人看清某些人的丑陋面目!
报道还称,任天堂将于当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关键证据以证清白。
此类新闻一出,舆论哗然。
相较于初出茅庐的小天才游戏机,百年企业任天堂的声明显然更具说服力。
消息曝光后,多家媒体如闻到血腥的鲨鱼般迅速跟进。
舆论形势急转直下,对小天才游戏机极为不利。
事态持续升级,不知是否与任天堂在背后推动有关,秋叶原周边出现示威活动,甚至发生游戏机被损毁的事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