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的晚餐简单却蕴含灵气,一碗灵米粥泛着淡淡的莹光,青菜上还挂着未散的露水,咬下去满口生津。
林邑川慢慢咀嚼着饭菜,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墨韵书屋玉简中的内容。
回到乙八单间时,窗外的月华已透过窗棂洒在青石地板上,在墙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邑川指尖摩挲着《修炼界见闻》玉简的冰凉边缘,灵识再次沉入那段残酷记载。
苏氏家族的惨案在脑海中化作鲜活画面:长子苏明眼中闪烁的贪婪,幼弟苏月倒下时绝望的眼神,以及最终爆体而亡的惨烈结局。
修仙之路竟如此凶险,连血脉亲情都可弃之如敝履。
他下意识摸向自己的气海丹田位置,那里曾在毫无察觉中自然开启,当时只觉灵力流转顺畅,并未深思其中玄机。
此刻想来,后背竟渗出细密冷汗。
玉简中明确记载:凡人灵脉如锁,需启灵师以神识为钥,灵力为引,方能开启气海。数百年来,未有一人能凭己力冲破灵脉桎梏,强行尝试者皆灵脉寸断,沦为废人。
我竟能自然开启气海... 林邑川喃喃自语,心中既有庆幸又有后怕。
若自己也需经历启灵仪式,以家中条件根本无力聘请启灵师,恐怕早已与修仙之路无缘。
他忽然想起江边偶然吸收的那枚光球,难道与自己无师自通的气海有关?这个念头如流星闪过,却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底气。
将《修炼界见闻》小心收好,林邑川取出那枚边缘磨损的《修仙杂记》玉简。
灵识探入时,一股淡淡的女儿香仿佛从玉简中飘出,娟秀字迹在脑海中缓缓展开:启灵师最忌心浮气躁,神识如丝需轻柔引导,若稍有不慎便会伤及待启灵者本源。曾见有急功近利者强行冲击灵脉,致孩童七窍流血,终身无法修炼。
笔记中详细记录着启灵的禁忌:金木水火土五灵根各有特性,木灵根需晨露时分启灵,水灵根则宜月夜进行。强行逆时启灵,成功率骤降七成。
林邑川逐字记下这些细节,在心中勾勒着为父母启灵的蓝图 —— 需先确认父母的灵根属性,再择定吉日,还要准备足够的灵石和固本灵药。
看到 筑基启灵师每次开始启灵需燃烧一年修为 的记载时,林邑川瞳孔微缩。
难怪启灵师如此稀少,原来代价竟如此沉重。
那些寿元将尽的筑基修士,是以残余性命换取宗门资源。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我绝不能让父母仰人鼻息,十年之内,我让你们启灵。
玉简最后几行字迹略显潦草,似是仓促间所书:启灵后需以聚灵阵温养三月,每日辅以灵米粥调理。曾有农户家孩童启灵成功,却因无力维持灵气供给,三月后灵脉再度闭塞,沦为凡人。
这段记载让林邑川心头一沉,原来启灵只是开始,后续滋养同样重要。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坊市中往来的修士,心中已有计较。
当务之急是提升实力,同时积累灵石和资源。
环山坊市虽有筑基修士坐镇,却也藏着诸多机遇。
他摸出怀中储物袋里的《初级阵法十种》玉简,灵识扫过五灵聚气阵的图谱 —— 或许以后可以在坊市承接布阵的活计,既能实践所学,又能赚取灵石。
夜色渐浓,林邑川将两枚玉简小心收入储物袋底层,用锁灵禁制仔细封印。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映出少年坚毅的侧脸。
修仙之路纵有千难万险,只要想到父母期盼的眼神,他便充满力量。
启灵的条件虽苛刻,但他相信,凭自己的机缘与努力,终有一日能让父母踏上仙途,共享长生之乐。
心结解开,林邑川只觉浑身舒畅。
他盘膝坐在床榻上,运转《白诀》心法,竟意外地感受到丹田内的无色气旋开始加速旋转。
窗外的月华似被牵引,化作缕缕银辉涌入体内,与经脉中的灵力相融。
没有使用任何灵石,也未借助聚灵阵,灵力却如春江潮水般奔腾,冲击着练气四重中期的壁垒。
“嗡 ——” 丹田内传来轻微震颤,第四个无色气旋猛地变大变粗,灵力在其中流转得更加凝练。
林邑川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竟在此时突破了小阶段。
他内视己身,发现灵力总量比之前增加近二成,灵识外放时能清晰感知到十八米内的一切 —— 床脚的灰尘、窗外的虫鸣、隔壁房间修士的呼吸声,都历历在目。
他尝试凝聚火球术,指尖腾起的火焰比之前更加炽烈,连忙收回法术。
“按此推算,练气四重中期的灵力竟能支撑九十次火球术。”
林邑川嘴角扬起笑意,对于自己的进步还是感到很高兴。
打坐观想至月华西斜,林邑川才躺下休息。
这两日的见闻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腾,从武馆离别到坊市奇遇,从玉简秘辛到自身突破,每一幕都清晰无比。
他知道,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前路虽布满荆棘,却也藏着无尽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