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林邑川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唤醒。
推开客栈木窗,晨光透过岩壁缝隙洒进坊市,青石板路上已有早起的修士往来。
他整理好衣襟,将修为稳定在练气二重的表象,缓步下楼去往饭堂。
客栈饭堂设在一楼东侧,四张方桌擦得锃亮。
掌柜正坐在柜台后清点灵石,见他下来便笑着招呼:“道友起得早,今日早饭刚备好。”
饭堂里已有三位修士在用餐,都是练气三四重的修为,正低声交谈着什么。
“掌柜,我想定一个月的餐食。” 林邑川走到柜台前,将三块下品灵石推过去。
灵石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掌柜眼睛一亮,连忙接过灵石:“道友爽快!咱们客栈的晨食有灵米粥、清炒灵青菜、腌灵萝卜和灵麦馒头,管够!”
很快,跑堂的伙计端来餐盘。
这伙计约莫二十岁年纪,身材结实,气息沉稳 —— 竟是练体五重的修为。
他动作麻利地摆好碗筷,笑着说:“客官慢用,灵米粥熬了三个时辰,灵麦馒头加了蜜枣粉。”
林邑川尝了口灵米粥,温润的灵力顺着喉咙滑下,在丹田微微散开,比家中的普通米粥确实滋养得多。
他好奇地问掌柜:“贵店的伙计身手不错,怎么没踏上修仙路?”
掌柜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修仙讲究仙缘,他们都是修仙者的后代,可惜没继承灵根。” 他指了指后厨忙碌的厨师,“那几位师傅也是这般,练体十重顶天了,没法凝聚灵气。”
“坊主心善,” 掌柜继续说道,“没把他们赶出坊市,还划了块空地让他们种灵米、做杂工。坊市里这样的凡人有近百,虽不能修仙,但常年待在灵气充裕的地方,比外面凡人多活四五十年呢。”
林邑川心中微动,舀粥的动作顿了顿。
若是父母将来没能踏上仙途,能在这样的地方安度晚年也好。
他望着窗外岩壁下的小片梯田,几个凡人正弯腰劳作,晨露沾湿了衣衫却浑然不觉。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竟有种别样的安宁。
吃过早饭,林邑川前往墨韵书屋。
穿过两条石板路,一座古朴的木质建筑出现在眼前。
书屋背靠岩壁而建,黛瓦飞檐,门楣上悬挂着黑檀木牌匾,“墨韵书屋” 四个篆字苍劲有力,隐约有灵气流转 —— 竟是练气修士用灵力书写的。
门前两侧摆着两盆罕见的 “墨叶兰”,叶片漆黑如墨,脉络却泛着银光。
林邑川刚走近,就闻到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草木清气,令人心旷神怡。
木门虚掩着,门环是青铜打造的书页造型,轻轻一碰便发出清脆的 “叮咚” 声。
“迎客!” 屋内传来苍老的声音。
林邑川推门而入,宽敞的大堂豁然开朗。
不同于坊市其他店铺的华丽,这里简朴而雅致。
四壁立着高大的书架,直达屋顶,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泛黄的书卷,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书页上,尘埃在光柱中缓缓飞舞。
“道友可是来寻书?” 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老者从柜台后走出,须发皆白,眼神却清亮有神 —— 竟是练气四重修士。
他腰间挂着玉佩,手里握着支竹制书签,想必就是书屋掌柜。
“晚辈初来乍到,想看看炼体相关的书籍。” 林邑川拱手行礼。
老者笑着摆手:“叫我墨老便可。一楼都是凡俗典籍,二楼才是修仙玉简。道友随我来,我让伙计取目录给你。”
大堂左侧站着个十四五岁的伙计,梳着双丫髻,练体重六的修为,见墨老示意,连忙取来一本厚厚的目录册。
“前辈请用,一楼分五个区,都标在目录上了。” 小姑娘声音清脆,竟称呼他 “前辈”。
林邑川接过目录,虽对这称呼有些不适应,但也明白在坊市中修士不论年纪只论修为,便坦然受了。
目录册是用灵纸装订,每页都标注着区域分类,字迹工整秀丽。
一楼按内容分为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木牌标注,书架间留出宽绰的通道,地面铺着防滑的青石板。
林邑川跟着伙计逐一浏览,只见每个区域的书籍都按年代排列,书脊上贴着标签,注明书名和价格。
炼体典籍区在最左侧,占了近半空间。
书架上摆满了各式炼体功法,从基础的《淬体拳谱》到高阶的《龙象炼体诀》,琳琅满目。伙计介绍道:“前辈,这里有上万本炼体书,一块灵石能买三十本呢。”
林邑川拿起一本《炼体十重详解》,书页泛黄却保存完好,里面详细绘制着人体经络图,标注着每个境界的炼体重点。“这本不错,” 他轻声道,“还有配套的武技吗?”
伙计眼睛一亮,连忙取下《破山拳》《流云掌》等几本武技:“这些都是炼体后期常用的,和《炼体十重详解》搭配最好。墨老说练体先练筋,这些武技最能打磨筋骨。”
山河游记区在中央位置,摆满了装订精美的游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