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林邑川快步回到之前的山洞营地。
洞口两侧的二品低阶防御阵旗依旧矗立,淡青色的防护光膜在晨光中泛着微光,灵识扫过,洞内没有任何外人闯入的痕迹 —— 这处临时营地,是他突破与筹备归乡的最后屏障。
进入山洞后,林邑川第一时间加固防御。
他将防护阵盘激活,并把聚灵阵盘摆在中央激活,淡金色的灵光顺着阵纹蔓延,虽不如修仙坊市的聚灵阵浓郁,却也能勉强汇聚天地灵气,为祭炼提供稳定的环境。
接着,他仔细检查洞口的防御阵旗,确认阵旗灵力充足后,又在洞口撒了一把 “断灵砂”—— 这是从环山坊市杂项铺买来的凡品砂粒,虽无法阻挡修士,却能隔绝凡人靠近,避免祭炼时被打扰。
做完防护,他才从贴身衣袋里取出用遮灵布包裹的储物戒。
黑色戒身泛着乌光,表面刻着早已模糊的凡人花纹(非正筑基刻意为之,伪装成凡物),戒面中央嵌着一颗暗沉的黑石,正是储物戒的核心。
林邑川将遮灵布掀开,指尖摩挲着戒身,灵识探入 —— 戒内空间约六十立方米,禁制虽陈旧,却牢牢锁住内部气息,需用自身灵力缓慢渗透才能祭炼。
他盘膝坐下,将储物戒放在膝上,运转《白诀》功法。
丹田内的六大气旋缓缓转动,一缕精纯的灵力顺着经脉流向指尖,轻轻触碰到戒身。
与修仙灵戒不同,这枚戒指的禁制更 “温和”,没有剧烈的抵抗,反而像海绵般吸收着灵力 —— 显然是非正筑基为了方便后人祭炼,特意弱化了禁制强度。
灵力顺着戒身纹路缓慢游走,半个时辰后,戒面中央的黑石突然亮起微弱的光。
林邑川心中一喜,加大灵力输出,让灵力在戒内形成属于自己的印记。
当最后一缕灵力完成印记刻画时,戒指突然微微震动,乌光瞬间收敛,随后竟缓缓 “融入” 他的左手无名指 —— 从外表看,手指上空空如也,既无灵力波动,也无任何痕迹,唯有灵识能感知到戒指的存在,仿佛与身体天生一体。
“竟能完全隐藏,非正前辈考虑得真周全。” 林邑川心中赞叹。
他立刻开始转移物品:将储物袋里的一万块下品灵石、古府所得的五千块下品灵石、中介灵晶和二十块中品灵石,整齐堆在戒内角落;
雷纹虎内丹、虎皮、给父母准备的一百五十斤炕干虎肉,放在戒内另一侧;
连之前绘制的三品符箓、金路飞剑等法器,也一一收入 —— 灵戒空间规整,比普通储物袋更安全,还不用担心灵气散逸。
做完这一切,他看着左手,指尖划过无名指,感受着灵戒的存在,心中多了几分踏实 —— 有了这枚隐藏灵戒,归乡路上即便遇到凡人,也不会暴露修士身份。
祭炼完灵戒,林邑川立刻投入修炼。
他取出两颗雷纹虎王内丹(练气十重妖兽内丹,蕴含浓郁的凡火属性灵气,适合凡体修士吸收),放在膝上,又将一千块下品灵石围绕聚灵阵摆成圆形 —— 突破练气七重需要大量灵气,聚灵阵提供基础,灵石则作为应急补充,确保灵力不中断。
运转《白诀》功法,天地灵气顺着聚灵阵汇入体内,与虎王内丹的灵气交织,缓缓流入丹田。丹田内的六大气旋在灵气滋养下,转速越来越快,尤其是第六颗一尺长的气旋,表面的灵光愈发浓郁,灵气密度已达练气六重圆满的极限。
林邑川将灵识沉入丹田,仔细感知每一丝变化:前五枚气旋稳定如磐石,唯有第六枚气旋,在灵气冲击下,边缘偶尔会泛起细微的涟漪,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突破的契机。
这五日里,他除了每日服用一颗凝神丹稳定心神,几乎不眠不休。
饿了便吃几块炕干虎肉,渴了便喝几口灵泉水,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修炼上。
随着时间推移,丹田内的灵气越来越活跃,第六枚气旋的转动也越来越快,终于在第五日清晨,他感觉到气旋边缘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 突破的时机到了!
林邑川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颗虎王内丹的灵气全部引导至丹田,同时捏碎身旁的五十块下品灵石,让浓郁的灵气顺着经脉涌入。
“轰 ——” 丹田内传来一声细微的灵力炸响,第六枚气旋的裂痕瞬间扩大,灵气如潮水般从裂痕中溢出,在丹田另一侧缓缓凝聚。
第七枚气旋的形成过程异常清晰:起初只是一团散乱的灵气雾,在《白诀》的引导下,渐渐凝聚成米粒大小的气团,随后在灵气的持续注入下,慢慢膨胀到一寸大小,表面泛着与其他六枚气旋一致的青白光。
当第七枚气旋稳定下来时,七大气旋突然形成 “七星环”,灵气在环中顺畅流转,没有丝毫滞涩。
一股远超以往的灵力顺着经脉流遍全身,经脉被拓宽近两成,之前练气六重时的灵力滞涩感彻底消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