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疆异动,渔歌变调
林微登基后的第一个盛夏,本该是东南沿海渔获丰饶、商船络绎的时节,一连串诡异的变故却让蔚蓝海岸蒙上了浓重的阴霾。
来自泉州、广州等港口的急报接连送抵京城:近一个月来,数十艘渔船在近海作业时离奇失踪,既无风暴预警,也无礁石撞击痕迹,海面上只留下零星漂浮的渔网和暗红色的水渍;更有三艘往返于南洋与中原的商船遭遇不明船队袭击,船员尽数失踪,船上满载的丝绸、瓷器被洗劫一空,船板上刻着扭曲的蓝色鳞片纹路,散发着淡淡的咸腥邪气。
太和殿内,林微指尖划过奏报上的“蓝色鳞片”四字,眉头微蹙。她起身走到悬挂的《天下舆图》前,目光落在东南沿海的海域标记上。这幅舆图是她根据现代地理知识,结合苏瑾商行的航海记录修订而成,标注了以往典籍中未记载的暗礁、洋流,此刻却无法解释海面上的诡异失踪案。
“陛下,沿海百姓已是人心惶惶,不少渔民不敢出海,商船也纷纷滞留港口,沿海数州的渔税、关税锐减,民生受到极大影响。”户部尚书躬身禀报,语气中难掩焦虑。
宇文擎上前一步:“陛下,臣请命率军前往沿海,彻查此事!若真是海盗作乱,臣定将其尽数剿灭,以安民心!”
林微摇了摇头:“宇文擎,此事恐非普通海盗那么简单。普通海盗求财,不会不留活口,更不会在船板上留下诡异纹路。而且失踪范围遍及数千里海域,绝非零散海盗所能做到。”
她转向苏瑾:“苏瑾,你的商行在沿海和南洋有众多分号,航海经验最为丰富。你可曾听闻过带有蓝色鳞片标记、行事狠辣的海上势力?”
苏瑾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陛下,臣倒是想起一桩陈年旧事。苏家古籍记载,上古时期,东海有一族名为‘沧溟族’,以海为家,身覆蓝鳞,能操控潮汐、召唤海怪,性情凶戾好杀。后来因作乱沿海,被上古先贤以‘定海神针’封印于深海之下。古籍中描述的沧溟族标记,正是蓝色鳞片纹路。”
“沧溟族?”林微心中一沉,“你的意思是,这些失踪案,可能是被封印的沧溟族苏醒所致?”
“臣不敢确定,但种种迹象太过吻合。”苏瑾补充道,“近半年来,沿海多次出现‘海发光’异象,夜间海面会泛起蓝绿色幽光,渔民传言是‘海神发怒’,或许正是沧溟族封印松动的征兆。”
林微走到殿外,望着东南方向的天空。她知道,沿海是大启王朝的经济命脉之一,渔盐之利、海外贸易支撑着半个国家的赋税。若沧溟族真的苏醒,不仅会摧毁沿海民生,更可能切断中原与南洋的联系,动摇盛世根基。
“苏瑾,朕命你即刻前往泉州,以商行名义统筹调查。”林微果断下令,“你要联络沿海渔民、商船船长,收集更多线索;同时动用商行的航海船队,探查失踪船只的最后航线,务必找到沧溟族的踪迹。”
“臣遵旨!”
“宇文擎,你调遣三万禁军,前往沿海布防。”林微继续部署,“重点守护港口、渔村,防止沧溟族登陆劫掠;同时组建水师,配合苏瑾的船队,形成海陆联防。”
“臣遵旨!”
“另外,传朕旨意,沿海数州减免半年渔税、关税,安抚滞留渔民和商户;若有百姓能提供沧溟族线索,重重有赏。”林微的声音沉稳有力,“此事关乎海疆安宁、天下太平,朕等不起,百姓也等不起!”
第二节 深海秘踪,鳞纹解码
三日后,苏瑾抵达泉州。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此刻却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往日喧闹的码头冷冷清清,只有几艘小型渔船停靠在岸边,渔民们聚集在茶馆里,神色惶恐地议论着海上的诡异事件。
苏瑾没有直接前往州府,而是先找到了苏家商行在泉州的分号掌柜。掌柜早已备好热茶和一叠卷宗:“东家,这是近一个月来失踪船只的详细记录,还有渔民们提供的线索,我们已经整理成册。”
卷宗中,除了船只编号、失踪时间、航线等信息,还有几张手绘的蓝色鳞片图案,纹路扭曲交错,边缘带着细小的倒刺。最令人心惊的是一份渔民的口述记录:一名侥幸逃生的渔民称,他的渔船遭遇袭击时,看到海面上涌起巨大的蓝色浪柱,浪柱中站着身形高大、覆着蓝鳞的怪人,他们手中握着用鱼骨制成的武器,口中发出尖锐的嘶吼,船只被浪柱卷起,瞬间沉入海底。
“东家,还有一件怪事。”掌柜压低声音,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密封的陶罐,“这是渔民在失踪船只残骸附近打捞到的海水,我们发现,这海水比普通海水更咸、更冷,而且放入普通鱼类后,鱼会很快翻肚死亡。”
苏瑾打开陶罐,一股冰冷的咸腥味扑面而来。他用手指蘸了一点海水,放在鼻尖轻嗅,又取出随身携带的五谷秘典,对照着典籍中的记载仔细查看。片刻后,他脸色凝重地说道:“这不是普通海水,是‘沧溟邪水’。古籍记载,沧溟族栖息的深海区域,海水蕴含阴寒邪力,能腐蚀船体、毒杀生灵,正是他们的力量源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